內政部移民署「新住民發展基金管理會」於114年4月1日下午2時,假內政部8樓簡報室召開第47次會議,重點審議由國立中正大學執行之113年度研究成果報告《新住民對投入長照工作之需求及協處機制之研究》,針對台灣高齡化社會下長照人力短缺問題,提出具體政策建議與人力補充對策,廣受關注。
會議由副召集人馬士元主持,出席者包括多位政策官員、學者專家與新住民基金委員。該研究由中正大學馬財專教授主持,康雅菁助理教授協同執行。團隊採文獻分析、焦點座談與質性訪談方式,蒐集新住民投入長照工作的意願與挑戰,提出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言。
研究自2024年4月至11月進行,共完成4場焦點座談及25位新住民深度訪談。結果顯示,多數新住民對長照工作具意願,卻面臨語言、訓練資源、薪資不佳、勞保等問題。
此外,照服員考照與就業制度門檻高、資源集中於都市;長照工作仍帶有社會刻板印象,多有「低薪、勞累」的既定印象,削弱參與動機;缺乏多語職訓課程與職場支持措施,使許多具潛力之新住民婦女裹足不前。多數新住民對長照工作具意願,卻面臨語言、訓練資源、薪資不佳、勞保等問題。(圖/醫鼎科技提供)
研究圍繞三大主軸提出政策建議:
★現況分析與挑戰:新住民就業參與度雖逐年提升,但普遍面臨語言隔閡、資訊封閉與職場歧視。長照產業在城鄉間的需求與資源分布失衡,使新住民進入門檻偏高。
★職訓制度設計與需求:多數新住民期盼更實用且文化適應性高的課程內容,包括模擬實作、心理輔導及在地語言強化。建議政府設立「新住民照服員專班」,並結合民間職訓與NGO資源推動。
★協處機制與政策發展:建議建立彈性媒合平台、提供實習機會與托育支持;法規面則建議儘速推動《新住民就業保障法》,並納入長照3.0政策架構,同時鼓勵新住民第二代加入,共同強化人力儲備。
研究團隊強調,若能有效引導新住民投入長照產業,將有助緩解人力缺口,亦可拓展新住民的職涯與社會參與,形成雙贏。移民署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研究、制度設計與倡議行動,協助新住民「在台生活,也能照顧台灣」,共同守護高齡社會的尊嚴與福祉。移民署表示,協助新住民「在台生活,也能照顧台灣」,共同守護高齡社會的尊嚴與福祉。(圖/醫鼎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