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家鄉小吃成為市集亮點,蔡翠芳用心做出好味道
在嘉義的地方市集中,印尼家鄉料理的香氣一陣陣傳來,吸引許多老饕與人群們的嗅覺,攤位的主人蔡翠芳,是一位來台26年的印尼華人,她從製作家鄉點心起家,一步一腳印打造的美食天地,如今不僅更是「嘉有好市集」中十分受到矚目的攤家,更是一位用食物傳遞文化、以行動實踐夢想的新住民代表。一道道傳統料理的背後,不只是印尼家鄉的正宗好味,更連結著她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
失敗不滅志,從料理重新點燃夢想
然而,開一個受歡迎的美食小攤,並非一蹴可及,蔡翠芳也曾有過失敗經驗。多年前她曾嘗試經營印尼雜貨店,並取名「加城新星」,但短短不到幾個月,卻因為人手不足不得不黯然歇業,也讓她的人生走進了一段考驗期,然而,以家鄉文化做為開店經商的壯志,卻從未在她心中熄滅,這次她從料理切入,重新點燃了熱情,行動派的她在自家廚房做起了點心,把對印尼美食的記憶,轉換成在台灣可親口品嘗的美味,並且在親友間逐漸打出名聲。蔡翠芳從製作家鄉點心起家,如今不僅是「嘉有好市集」中十分受到矚目的攤家,更是一位用食物傳遞文化、以行動實踐夢想的新住民代表。(圖/台灣愛延續協會提供)
從學習中茁壯,讓市集成為夢想舞台
事實上,蔡翠芳剛來台時也一度遇到語言與文化挑戰,卻積極尋求突破,報名識字班、回到學校上課,最後甚至拉著先生一起攻讀社工系,期許能用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儘管美食小攤也曾遭遇疫情下的蕭條,挺過這波遭遇,改變經營策略,在解封後選擇參與市集活動,更主動參與由嘉義縣政府與社會局推動的新住民市集平台,從中學會了產品規劃、攤位設計、品牌經營,也加入勞動部青年發展署的「嘉新實驗室」與創業培訓,經由這些洗禮,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品牌風格與定位。
美食不只是生計,是文化交流的起點
「我希望透過印尼美食,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文化。」蔡翠芳認為,這不僅是一門生意或是飽足三餐的生計,更是一場文化與人情味交織的交流生活。她也期許自己不斷學習與成長,把家鄉的好味道與文化推廣出去,甚至再度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店,讓好吃的印尼佳餚,成為台灣美食拼圖中的一部分,也成為台灣人味蕾中不可或缺的美味。蔡翠芳製作的一道道傳統料理的背後,不只是印尼家鄉的正宗好味,更連結著她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圖/台灣愛延續協會提供)
金句:💡「再寬廣的路,也需要從小地方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