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童年到國際賽場,她選擇不向命運低頭
來自高雄的潘幸甄,從小就知道「生活不會留給她選擇的餘地」。母親是越南籍新住民,父親靠打零工維持家計,家境困難,甚至三餐不繼。但她沒有抱怨,反而提早成熟,選擇用舉重這項運動,為自己與家庭開創新的可能。
國中時,她第一次接觸舉重,身邊沒有專業的資源,也沒有頂尖的訓練環境,只有一個信念支撐著她:「我要讓生活變得更好!」2020年首次為國出征失利,甚至因椎間盤突出受傷,但她的熱情與毅力從未減退,經過持續的復健與訓練,她重返賽場,展現出不屈的精神(圖/翻攝自新住民全球新聞網)
從挫敗與傷痛中站起,她用雙手改寫命運
2020年,潘幸甄首次為國出征,卻未能奪牌。更殘酷的是,她因高強度訓練導致椎間盤突出,痛得無法正常行動,一度被醫生警告「或許該考慮放棄」。
但她選擇忍痛復健,重新回到訓練場。每一天,她都告訴自己:「只要還能站起來,我就能繼續舉起重量!」
三年後,18歲的她站上2023年世界青少年舉重錦標賽,以抓舉73公斤、挺舉90公斤、總和163公斤的佳績,一舉奪下女子49公斤級三面金牌,成為台灣在該屆賽事的第一位金牌選手,讓世界看見她的力量。如今的潘幸甄已是國家隊的常客,並在教練團的推薦下進入國訓中心接受正規訓練,享有更好的學習資源(圖/翻攝自中央社)
舉重不只是夢想,更是改變家庭的希望
如今,潘幸甄已是國家隊的常客,在國訓中心接受最專業的訓練,也有了穩定的生活。更令人動容的是,她的妹妹潘美金受到她的激勵,也投入舉重訓練,姊妹倆曾在全中運攜手奪金。
但她從未忘記自己來自哪裡。每一次比賽的獎金,她都毫不猶豫地拿來貼補家用,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如今,她已保送台灣師範大學,未來目標是突破個人極限,為台灣贏得更多國際榮耀。
她說:「如果我能做到,那麼所有努力追夢的人都能做到。」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鼓勵更多孩子勇敢挑戰,不讓環境限制自己的未來。
金句:💡 「拒絕所有人對你Say NO,努力的成果會告訴你:『You can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