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

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 新二代_翁俞安綸在天文路上的逆光飛行

各界對培育物理天文人才的重視,讓新竹高中誕生一位天文新星──翁俞安綸(圖/翻攝自yahoo新聞網)
各界對培育物理天文人才的重視,讓新竹高中誕生一位天文新星──翁俞安綸(圖/翻攝自yahoo新聞網)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台灣培養的天文新星,從自學走出耀眼未來

2024年9月,在全球矚目的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台灣學者持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然而,令人憂心的是,物理與天文領域的台灣學者入榜數從124人滑落至107人,顯示相關人才正面臨斷層挑戰。

就在此時,來自新竹高中的一位新住民之子,以無聲卻堅毅的力量,逆勢而上。他是翁俞安綸,一位來自與台灣文化交會家庭的新二代學生,用自學與熱情,成功錄取台大與清大物理系,並榮獲2024年總統教育獎,他是台灣未來天文人才的希望火苗,也是所有新住民家庭的驕傲。

仰望星空的少年,將熱愛化為行動

高中期間,翁俞安綸不僅展現出優異的物理天分,更主動投身推廣天文教育。他擔任天文社社長,親手設計並帶領團隊製作大型天球模型,讓天文知識從抽象走入觸手可及。

更難得的是,他兩度入選國際奧林匹亞競賽國手代表候選人,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指導老師形容他:「不只是熱愛學習,更懂得如何分享知識。他能用科學儀器讓全班專注,也能讓天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在他的領導下,天文社不只是社團,而是一個能讓人抬頭看見宇宙的窗口。翁俞安綸(左二)是一位熱衷學習的學生,善於利用科學儀器分享知識(圖/翻攝自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翁俞安綸(左二)是一位熱衷學習的學生,善於利用科學儀器分享知識(圖/翻攝自新住民全球新聞網)

逆境來襲,他用堅定與科學走出低谷

2023年,對翁俞安綸來說,是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年。他的父親因病離世,家庭頓失依靠。作為長子,他不得不一邊面對失親之痛,一邊扛起家庭責任,照顧母親與年幼的妹妹。

許多人在這樣的年紀,會選擇退縮,但翁俞安綸卻選擇迎戰。他沒有放棄課業,反而更加積極自學科學理論與實作,透過參與競賽、自我挑戰,持續追尋他對物理與天文的熱愛。他說:

「我不想被困境定義,因為真正決定你人生方向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你怎麼面對它。」

這份堅持,不僅為他贏得總統教育獎,也讓他成為移民署支持的新二代典範。

新二代的星光,照亮台灣未來

翁俞安綸的故事,是新住民家庭如何在土地上深根發芽的縮影。他以父親的溫柔為記憶,以母親的支持為動力,在兩種文化中建立自信,也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他說:「我來自一個移民家庭,但我也是台灣的一份子。我想成為讓更多人仰望的那顆星星,也想用我的力量,引領未來更多孩子一起仰望星空。」

在物理天文領域人才稀缺的此刻,翁俞安綸不只是天文少年,更是希望的種子,正在努力成長為能照亮未來的星辰。
翁俞安綸(左一)相信,逆境並不是困境,心境才是突破限制的關鍵。(圖/翻攝自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翁俞安綸(左一)相信,逆境並不是困境,心境才是突破限制的關鍵。(圖/翻攝自新住民全球新聞網)

金句:💡「困境雖如影隨形,卻無法阻止你的心境持續前進。」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