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移民組織(IOM)發布《2024年世界移民報告》,全球國際移民人數達2.81億,佔全球人口3.6%,大約每30人就有一個國際移民,其中美國是最大移民輸入國,印度則是最大移民輸出國。
國際移民組織每兩年公布一次世界移民報告,歷經24年,2024年報告中,各項數據均發生顯著變化。兩年公布一次的世界移民報告,提供各國參考移民政策的方向。(圖/新住民全球新聞網)
首先,全球國際移民人數已達2.81億,幾乎比2000年1.5億人,成長快一倍,具體反映全球化、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促使世界人口流動更加頻繁。
第二,難民人數比2000年增加1.5倍。國際定義難民,是指因種族、宗教、國籍、政治觀點或特定社會團體成員身分等原因,在原籍國遭受迫害或有充分理由擔心遭受迫害,而被迫逃離本國,且無法或不願返回的人。
第三,國內流離失所人數較2000年成長2.4倍。國內流離失所者是指因武裝衝突、普遍暴力、人權侵犯或自然或人為災害等因素,被迫逃離家園或居住地,但尚未跨越國際公認國界的個人或群體。移民人數屢屢創新高,資源排擠下,各國開始傾向緊縮移民政策。(圖/翻攝自Pexels)
另外報告還指出,全球前三大移民輸入國,分別是美國、德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前三大移民輸出國則是印度、墨西哥和俄羅斯。
隨著移民人數增加,移民匯款也跟著成長。移民匯款是指移民將錢寄回原籍國的家人或社區,支持家庭生活、幫助原籍家庭脫貧,還可以促進投資帶動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2000年國際移民匯款總額1280億美元,已經成長至8310億美元,規模增長5倍以上,已經超過國際發展援助,或是外資直接投資金額,儼然成為中低收入國家重要的資金來源。
移民是全球化的結果,但是過多移民潮湧入,造成資源排擠,迫使愈來愈多國家傾向緊縮移民政策,重新審視國家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