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

從病房走出的藝術光芒:腦癌少年_新二代林子陽 用筆畫出一道光的生命鬥士

台美混血的新住民林子陽經歷了比一般孩子更具挑戰的成長道路,卻也讓被擠壓的種子,在綻放成花朵時更為美麗。(圖/翻攝自聯合新聞網)
台美混血的新住民林子陽經歷了比一般孩子更具挑戰的成長道路,卻也讓被擠壓的種子,在綻放成花朵時更為美麗。(圖/翻攝自聯合新聞網)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童年與病魔並行,卻沒奪走他的笑容

對大多數國小孩子來說,童年是操場上的追逐、課後的零食、與朋友們的笑鬧。但對台美混血新住民林子陽而言,那是一間間冰冷病房的回憶,是不間斷的檢查與化療副作用的煎熬——這一切,都從8歲那年確診腦癌開始。

由於腦瘤位置特殊,無法開刀切除,他只能靠腦水腫引流手術維持生命,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化療。然而副作用讓他的情緒變得容易躁動、焦慮。就在這樣痛苦的陰影中,他拿起了畫筆——畫畫,成了他與自己對話、與病魔抗衡的力量出口。

沉靜與色彩,為他開啟了另一扇生命之門

繪畫需要耐心、專注與思考,而這些,也恰恰是他最需要的平靜之道。他用色彩表達情緒,用線條傾訴難言的痛,用畫布記錄希望與夢。

林子陽的作品不只是孩子的塗鴉,而是承載生命重量的藝術創作。每一筆、每一色,彷彿都在訴說:「我還在這裡,我還願意相信,還願意創造。」林子陽在2024年5月也持續實現了舉辦畫展的夢想,透過一幅幅作品,與一眾朋友們一起向外界展現自己的才華與想法(圖/翻攝自聯合新聞網)林子陽在2024年5月也持續實現了舉辦畫展的夢想,透過一幅幅作品,與一眾朋友們一起向外界展現自己的才華與想法(圖/翻攝自聯合新聞網)

從築夢到實現:人生的第一場畫展

2024年5月,在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蘭陽院區、移民署、以及宣萱婦幼關懷協會的支持下,「人性的光輝——聯合畫展」順利展開。

展場中共展出40幅作品,其中34幅就出自林子陽之手。他用畫作與世界對話,告訴大家即便歷經磨難,夢想仍然可以長出翅膀。

另一位總統教育獎得主陳怡臻深受感動地說:「林子陽的畫作裡,蘊藏著生命的重量與溫度,也帶給無數病友希望的力量。」

畫筆的延伸:從藝術創作到慈善行動

這場畫展不只是一次夢想的實現,更是一場愛與希望的傳遞。除了藝術家吳首蓁、黃曉柔、吳宇涵、葉柏承共同參與,整個展覽也獲得移民署「築夢計畫」的補助,以「生命鬥士展才藝,美術療癒勇情誼」為主題,向大眾展現藝術不只療癒個體,更能連結社會、照亮群體。

林子陽還將過去與羅東聖母醫院合作畫展的義賣所得,部分捐出給聖嘉民安寧病房,成為推動安寧照護的一份心力。他明白,真正的強大,是在自己受過苦後,仍願意溫柔他人。
林子陽抗癌的生命之路,也如同他所說,只要堅持,就能戰勝困難(圖/翻攝自新住民新聞網)林子陽抗癌的生命之路,也如同他所說,只要堅持,就能戰勝困難(圖/翻攝自新住民新聞網)

點亮別人的光,也成為自己的太陽

面對癌症、面對痛苦,林子陽沒有選擇逃避。他選擇了畫畫,也選擇了站出來,用行動證明:「就算身處黑暗,也能自己發光,甚至成為別人的光。」

這份從絕望中開出的生命之花,不僅為自己爭氣,更啟發更多孩子、更多家庭——逆境,不是終點;而是一場更深的修煉。

金句:「你或許無法改變生命的缺陷,但你一定可以改變正面積極的思維。」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