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
重點新聞

有聲書錄製詐騙再現 專家示警:切勿私訊應徵

網傳「誠徵有聲書錄製人員,快來私訊報名」?意在盜取個資及音檔(圖/翻攝自freepik)
網傳「誠徵有聲書錄製人員,快來私訊報名」?意在盜取個資及音檔(圖/翻攝自freepik)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社群平台Threads近日流傳一則徵才訊息,標榜招募「有聲書錄製人員」,強調「不限時間地點、工作自由」,並呼籲網友透過Instagram私訊應徵。經資安專家檢視,該訊息為典型詐騙手法,民眾切勿輕信。網路流傳訊息擷圖(圖/翻攝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網路流傳訊息擷圖(圖/翻攝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

資安專家劉彥伯指出,這類貼文內容看似吸引人,實則充滿疑點。首先,工作描述過於簡化,僅強調朗讀故事、不限時地點、工作自由,標榜「新手可勝任」與「無需經驗」,常為詐騙話術以降低應徵者戒心。其次,薪資並未明確說明,僅模糊提及「根據時數與頻率結算,薪酬客觀多得」,缺乏具體標準。

此外,貼文要求透過「私訊報名」,卻未提供正式應徵管道,例如官網或人力平台,違反一般正派徵才慣例。劉彥伯提醒,這類私訊聯絡方式,往往後續要求支付設備費、保證金或課程費用,甚至藉此騙取個資。他進一步指出,該Instagram帳號長期未使用,可能專供發送詐騙廣告,應提高警覺。

另一位資安專家江禹賢亦表示,這類徵才詐騙日益常見,若民眾提供個資或聲音檔案,除個資恐遭盜用,聲音資料亦可能遭AI合成,衍生「變聲詐騙」風險。他呼籲民眾切勿上傳錄音檔,避免遭不法集團利用進行二次詐騙。

165反詐騙專線人員也提醒,正常徵才訊息應清楚載明公司名稱與聯絡方式,不會要求透過社群平台私訊洽談。若資訊來源可疑、內容含糊,應立即提高警覺,勿輕易提供個資。

事實上,類似詐騙手法已非首次發生。藝人連俞涵曾於2024年7月在臉書發文指出,詐騙集團盜用其受訪影片,假借名義徵求錄製人員,並提醒粉絲勿輕信徵才廣告、勿隨意提供個人資訊。

警方呼籲,詐騙手法推陳出新,民眾應培養資安意識。接獲可疑訊息,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避免成為詐騙集團的下一個目標。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