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重點新聞

視力模糊、線條扭曲…醫師提醒當心是 2 眼疾惹禍!這類人是高危險族群

糖尿病患者容易有眼睛病變.圖pxhere
糖尿病患者容易有眼睛病變.圖pxhere

45 歲的趙先生,因為業務工作需要時常聚餐應酬,平時又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近日覺得騎車時看路標越來越吃力,甚至看到馬路上的線條還出現扭曲變形。

趙先生趕緊到眼科診所就診,發現眼底出血,診所緊急安排轉診至醫院眼科部就醫。經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暄婕安排眼底攝影及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檢查,高度懷疑是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及黃斑部水腫

視力模糊千萬別忽視.圖Heho健康提供

林暄婕接續其安排抽血檢驗,竟發現趙先生的糖化血色素高達 13.1%,是正常標準值的 2 倍之多,而且血壓及血脂也出現異常數值,立即幫病患加掛新陳代謝科門診。

趙先生依照醫囑用藥治療,並控制三高,眼科方面則使用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生長因子藥物治療,經過定期回診及藥物治療,目前,患者的三高數據及視力都逐漸進步,也恢復正常工作。

林暄婕說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小血管併發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血管就像長時間泡在糖水之中,很容易產生各式併發症。

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主任林宣婕醫生.圖Heho健康提供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侵犯視網膜微血管產生小出血點、脂肪性滲出物、微血管瘤、甚至新生血管等,病程前期不一定會有症狀,但當發生玻璃體出血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時,則會造成嚴重視力受損。

此外,不健全的視網膜血管會產生滲漏,導致黃斑部水腫,也會造成視力模糊或扭曲,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是壯年、尚未退休的工作年齡族群最常見的失明原因,絕對不可輕忽。

林暄婕指出,針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接受視網膜雷射治療,使視網膜出現的不正常血管萎縮;若發生嚴重出血或視網膜剝離,則需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

她進一步說明,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為玻璃體內藥物注射,包括抗血管生長因子或類固醇等,健保均有條件式的給付,若符合相關條文規定可提出申請。

從 112 年 2 月開始,健保署通過增加抗血管生長因子藥物的給付針數,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每眼可申請的針數上限由以往的 8 針大幅增加至 14 針,對病人而言是一大福音,可以減輕經濟負擔。

林暄婕提醒,由於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沒有特殊症狀,很多糖友往往只注意血糖控制,而忽略其他可能併發症,直到視力出狀況時才到眼科就診,此時病況已進展到嚴重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要手術才能回復部分視力。

糖尿病病人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並依照眼底檢查結果安排後續追蹤時程。此外,國健署也提供 40 歲到 64 歲的民眾每 3 年 1 次健康檢查的補助,持健保卡到特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健檢,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控制,減少併發症產生。

 

 

延伸新聞

我想要留言

熱門新聞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icon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