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年節零食精挑細選,掌握健康吃法開心過好年

國民健康署提醒,許多零食暗藏高熱量、高油、高糖與高鈉風險,民眾應留意飲食分量(圖/翻攝自photoAC)
國民健康署提醒,許多零食暗藏高熱量、高油、高糖與高鈉風險,民眾應留意飲食分量(圖/翻攝自photoAC)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農曆春節將至,親友團聚時,圍爐大餐與零食成為重頭戲。然而,國民健康署提醒,許多零食暗藏高熱量、高油、高糖與高鈉風險,民眾應留意飲食分量,避免健康亮紅燈。

零食熱量驚人 熱量超標三倍

國健署指出,若每天食用1包巧克力棒(45公克)、4條芒果乾(40公克)、5片蜜汁豬肉乾(50公克)、1把魷魚絲(30公克)、2塊牛軋餅及3根麻花捲(30公克),熱量便高達900大卡,相當於60公斤靜態工作者每日建議熱量攝取量(1800大卡)的一半。此外,糖攝取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上限3倍,鈉含量也達每日建議量的一半。

若春節持續高熱量飲食,累積的熱量需爬上18座台北101大樓(共2046階)才能消耗,過量飲食恐影響健康與體重控制。

三招控卡減糖 過年健康不走鐘

國健署建議,春節可透過「挑新鮮蔬果、選原味堅果」、「零食分享吃、減量增健康」與「相約有運動、健康有活力」三大妙招,輕鬆管理飲食與健康。

第1招:挑新鮮蔬果、選原味堅果
加工零食易含高糖、高鹽及高脂肪,建議改吃新鮮水果或原味堅果。每日可攝取2-4份水果(例:23顆小番茄、2個蓮霧或1個蘋果),補充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促進腸道健康。

堅果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抗氧化營養素,適量攝取有助心血管保健。但因堅果屬油脂類,每日建議量為5顆腰果、5顆杏仁果或10顆花生,勿過量食用,以免發胖。堅果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抗氧化營養素,適量攝取有助心血管保健(圖/翻攝自photoAC)

第2招:零食分享吃、減量增健康
常見零食熱量驚人,例如:巧克力酥片(35公克,168大卡)、芝麻蛋捲(15公克,86大卡)、榛果巧克力(12公克,66大卡)。國健署建議選擇「少加工、選原味」原則,慢慢吃、少量分享,降低負擔。 

第3招:相約有運動、健康有活力
節慶期間應保持每日量體重習慣,並與親友相約出遊走春、散步,增加活動量。同時多喝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有助促進代謝,讓身體維持良好狀態。相約有運動、健康有活力(圖/翻攝自photoAC)

健康飲食迎新年 重視平衡攝取

國健署提醒,春節期間切勿因聚會而忽略飲食平衡,避免過量攝取高熱量零食與飲料。掌握「挑選健康食材、分享控制分量、增加運動量」三大原則,才能吃得開心、玩得健康,迎接新年好氣象。

延伸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