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因水晶體老化混濁所致,常與老花眼混淆,不少人因此延誤治療,等到視力模糊甚至「看不見」才就醫。醫師指出,白內障目前只能延緩惡化,無法逆轉,最有效治療方式仍是手術。現有藥物如 azapentacene(快納史)僅能延緩水晶體變質,無法取代手術。白內障是門診手術,不需要住院,手術時間大約1小時左右就可以結束。(圖/Heho健康提供)
白內障手術屬門診手術,約1小時完成,將混濁水晶體取出、植入人工水晶體,即可重建視力。術後初期可能視線模糊、過亮,或出現「後囊袋混濁」情況,平均術後3年內有4成機率發生,可再透過簡單雷射處理。
手術前需全面檢查並討論人工水晶體類型,術前12小時禁食、留意抗凝血劑藥物調整。術後應避免揉眼、劇烈運動或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建議配戴眼罩保護,並按時回診追蹤。在手術後約1週內,要避免揉眼睛 (圖/Heho健康提供)
雖手術安全性高,但仍有視網膜剝離、眼內炎等併發症風險。若出現視力下降、紅腫、疼痛等異常,應立即就醫。醫師提醒,視力模糊別輕忽,及早手術可保健康視野,延緩更大眼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