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與教育過程中,家長們常問:如何讓孩子持續展現好行為?專家指出,家長的回應方式扮演關鍵角色。根據「效果律」的行為理論,行為產生的後果會影響孩子未來是否重複相同行為。若孩子獲得正向回饋,如讚賞或獎勵,將提高再次出現該行為的機會;反之則減少。
香港教育局建議家長從四方面著手:一、口頭讚美,使用具體描述如「你幫忙收好色筆,真貼心」,避免含批評意味的讚賞。二、目光注視與鼓勵動作,如微笑、點頭、豎起拇指等,讓孩子感受到被肯定。三、獎賞制度,根據孩子個別喜好設計小獎勵,並隨習慣建立後逐漸減少次數。四、使用行為獎勵表,鼓勵孩子透過累積印章換取活動或物品,並訂立具體明確的目標。給予獎賞時,要讓兒童明白因為做了什麼而得到獎勵。(圖/Heho健康提供)
專家強調,當孩子行為尚未成熟時,正向回饋尤為重要,有助於建立自信與內在動機。透過簡單可行的方法,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