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突然說出粗口,不少家長直覺反應是生氣、責備,甚至體罰,但這樣的方式往往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想有效幫助孩子改正言語行為,建議家長參考以下四大步驟,冷靜處理並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情緒。
首先,家長應保持冷靜,立即制止孩子說粗口的行為,並耐心解釋為何這些言詞不恰當、會對他人造成不舒服的感受,讓孩子從理解中學習修正。家長應保持冷靜,立即制止孩子說粗口的行為 (圖/Heho健康提供)
第二,避免過度反應。若家長表現出驚訝或笑出聲,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說粗口有趣、能引起關注,進一步加強這種行為。保持平靜,才能降低粗口的吸引力。
第三,觀察孩子說粗口的情境,例如在生氣或挫折時,與孩子一同練習「換句話說」,學會用其他方式表達情緒,例如說「我現在很生氣」,取代攻擊性語言。與孩子一起思考,如何用更好的言詞來抒發或表達情緒 (圖/Heho健康提供)
最後,建立「不說粗口」的家庭規矩,並由大人以身作則,共同維護良好的溝通環境,從日常互動中培養孩子良好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