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於5月17日至18日兩日開放民眾免費入館,使用文化幣消費可享點數加碼優惠,語音導覽與館內商店皆適用。
臺史博今年以「歷史對話未來」為主題,自5月至7月推出包含展演、講座與工作坊等共12場系列活動,藉由多元體驗,引領大眾深入認識臺灣歷史,並強調博物館作為文化記憶連結者的角色。
在工作坊部分,5月10日率先登場的「紙芝居故事創作工作坊」以懷舊形式結合故事設計與說演藝術;5月17日的「可食野草工作坊」則結合館藏圖錄與生態知識,實地觀察臺灣野草文化;5月18日舉行的「飲食記憶策展工作坊」則讓參與者以《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為素材,實作導覽並轉化個人飲食記憶為線上展覽。518樂遊臺史博-工作坊篇(圖/翻攝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
展演活動亦精彩可期。5月13日及23日,來自蘆葦啟智中心的青年與「滯留島舞蹈劇場」舞者合作演出,展現藝術共融與文化平權;5月17日邀請獲113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的臺南市文元國小弦樂團於展場快閃演出;5月18日由原創劇場導覽《戲遊時光:小人物說歷史》登場,透過互動劇場帶領觀眾穿越時空。
此外,臺史博同步推出「乙未之役130週年系列演講」。5月25日由歷史學者吳密察以「1895年劉永福的『抗日』」揭開序幕,6月22日由研究組長陳怡宏從非文字史料剖析記憶建構與詮釋權,7月27日則邀臺大歷史系教授李文良深度解析「火燒庄戰役」與六堆客庄抗日歷程。518樂遊臺史博-展演篇、講座篇(圖/翻攝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
目前館內展出之「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設有專屬語音導覽並支援文化幣支付。更多活動資訊與報名方式,請見臺史博官網或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