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
重點新聞

孩子內在焦慮:12種反常行為你必須注意!

當你發現孩子有以下的反常行為時,可能就是他們內心焦慮的求救信號。(圖/翻攝自天才領袖)
當你發現孩子有以下的反常行為時,可能就是他們內心焦慮的求救信號。(圖/翻攝自天才領袖)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焦慮」這種情緒早在嬰兒時期就已開始發展。然而,孩子往往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無法言說的情緒會以各種行為表現出來。當你發現孩子有以下的反常行為時,可能就是他們內心焦慮的求救信號。

12種焦慮行為,你注意到了嗎?

  • 反抗對立行為: 當孩子感到無助或缺乏安全感時,可能會表現出反抗行為,試圖掌控周圍的環境以獲得安心。
  • 睡眠問題: 焦慮與睡眠問題往往互為因果,孩子因焦慮而失眠,而睡眠不足又會加劇焦慮。建議父母在睡前進行放鬆活動,如共讀故事或聽輕音樂。
  • 焦躁易怒: 焦慮會使孩子像刺蝟一樣,變得易怒且難以溝通。這是一種自然的保護反應,讓他們選擇「戰鬥」或「逃避」。
  • 完美主義: 孩子對自己的要求過高,總想在比賽中獲勝,內心卻擔心失敗會讓父母失望。這時候,可以使用「耐挫力套書」來幫助他們提升挫折忍受度。
  • 強烈的掌控慾: 焦慮的孩子會試圖控制周遭的一切,因為這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
  • 逃避活動: 他們可能會因為焦慮而逃避上台或上學等社交活動,這是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
  • 身體不適: 焦慮的孩子常常會感到肚子痛或頭痛,因為心理壓力會影響生理健康。
  • 對不確定性不耐煩: 在等待事情確定時,焦慮的孩子會顯得非常不耐煩,經常追問結果。
  • 無法專心: 焦慮會讓孩子陷入自己的思緒中,難以專注於當前的任務,影響學習。
  • 情緒崩潰: 焦慮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孩子可能會因小事而大哭,讓人感到困惑。
  • 害怕改變: 由於對未知的恐懼,孩子會過度計劃,甚至在簡單的外出活動中也要事先安排好一切。
  • 過度擔心: 焦慮使孩子容易產生負面想法,對未來的事情過度擔心,例如擔心家裡有壞人入侵。

孩子12種焦慮行為,你注意到了嗎?(圖/翻攝自天才領袖)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焦慮

  • 教孩子處理焦慮

焦慮是正常的情緒,父母應該教孩子如何妥善調節,而不是告訴他們不要焦慮。

  • 面對而非逃避

當孩子感到焦慮時,父母要保持冷靜,幫助他們逐步適應,而不是讓他們逃避焦慮的情境。

  • 引導表達感受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避免誘導式的提問,讓他們自由表達內心的想法。

  • 站在孩子的立場

分享自己處理焦慮的經驗,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 認識焦慮感

利用繪本或故事幫助孩子了解什麼是合理的焦慮,什麼是過度焦慮,並學會察覺自己的情緒。

  • 與焦慮共處

教孩子接受焦慮的存在,並透過隨意的活動讓他們獲得正向經驗,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 

面對孩子的焦慮行為,父母需要敏銳地識別和理解,並採取有效的引導方法。讓我們一起努力,幫助孩子在安全和支持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學會與焦慮共處,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原文出處: 天才領袖

延伸新聞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