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上一鍋熱茶,讓鄰里情感回溫
冬日午後,一鍋以綠茶、生薑、花生、堅果熬煮而成的油茶,熱騰騰地端上桌,那香氣不只是味覺的誘惑,更是記憶的召喚。來自廣西瑤族的宋瓊英,每次舀起那一杓油茶,就像重返童年──那是母親的味道,是鄰里圍坐聊天的午後,是生活裡最真誠的溫柔時光。
如今,定居在台灣高雄忠義眷村的她,決定將這一份屬於家鄉的溫暖傳遞給更多人。那一年,母親千里迢迢來台探親,親手煮了一鍋油茶、一盤南瓜糍粑,讓她想起失落已久的人情味──她說:「這樣的味道,應該也能溫暖更多人的心。」
用土地與花草,把人重新連起來
宋瓊英參與移民署的「築夢計畫」,提出「共好菜園」與「園藝DIY」兩項提案,成功獲得補助。她不只想讓人喝到油茶的溫度,更想讓大家重新走進陽光下、進入彼此的生活中。
在園藝治療中,她帶著社區居民一起種植、照顧植物,讓那些曾經閒置的空地,變成大家共享的社區田園。種瓜、種菜、種香草,也種下人與人之間久違的信任與陪伴。在這裡,大家可以以物易物、以笑換笑,重新記得什麼是「鄰里情感」。宋瓊英重塑忠義眷村的生活新風貌,園藝治療與瑤族飲食(圖/翻攝自聯合新聞網)
老屋重生,「大家書房」成為孩子們的避風港
她還承租老屋成立「大家書房」,提供課後陪讀、假日市集與生活英語導覽。小小空間裡,有書香、有笑聲,更多的是每一位參與者對社區的期待與關心。
宋瓊英說:「學習不該只在教室裡,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她親自帶領孩子們英語導覽,也帶著他們走進社區,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
打一鍋油茶,邀請世界喝一口心意
「打一鍋茶,邀請鄰里共飲。」這句話,是她重建社區人情味的開始。每次她煮油茶,都會邀請街坊鄰居來坐坐、聊聊──不為了什麼目的,只是因為在這個越來越孤單的城市裡,有人願意說一聲「來喝一杯」,本身就是一種溫柔的革命。
她也開始學習影音行銷、社區營造,透過影像記錄每一次活動、每一次相聚,讓這個小小眷村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也讓更多新住民看見:我們也能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一個地方。宋瓊英(右一)用自己的付出為土地帶來改變,讓大家重新走出門、走進彼此的生活,在老眷村中讓每一個人為自己創造新眷念。(圖/翻攝自移民署網站)
一碗油茶的革命,是從愛開始的
「每位新住民都有自己的故事。」
 宋瓊英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塊土地帶來新的生機。她讓人重新走出家門、走進彼此的生命裡,在老眷村裡種下新的連結、新的記憶,也讓「家」這個字,重新擁有溫度。
金句:💡「邁出一步,不只改變自己,也可能是點亮他人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