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重點新聞

打詐新法助攻!刑事局公私協力快速返還被害人千萬元

刑事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說明返還流程(圖/翻攝自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站)
刑事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說明返還流程(圖/翻攝自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站)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立法院於113年7月12日三讀通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總統於7月31日公布施行,金融監管機構隨後於11月29日發布相關子法,規範金融機構與虛擬資產服務業者的防詐作業。新法重點在於攔阻可疑金流與幣流,並加快被害人資金返還流程。打詐新法修法歷程(圖/翻攝自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站)

近期,刑事警察局與「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及多家虛擬貨幣業者,包括MaiCoin/MAX、BitoPro、XREX及HOYA BIT,合作建立聯防通報機制。透過業者協助分析清查詐欺相關虛擬資產與金流,警方迅速辨識被害人,完成筆錄程序後,由業者協助返還詐騙款項。
警方協助民眾取回遭詐款項流程(圖/翻攝自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站)

首波行動返還逾千萬款項

本次行動涵蓋臺北、新北、桃園、臺中、臺南、高雄等10縣市,共協助32名被害人追回總額超過新臺幣1,113萬元,其中最高個案返還金額為109萬元。年關前已有被害人完成程序,陸續取回款項,讓民眾感受溫暖。

詐騙說服小組減損被害財損

警方在通知被害人過程中,發現部分受害者仍深陷詐騙話術,甚至質疑虛擬貨幣業者阻止其轉入假投資平台。刑事局成立的「詐欺防制諮詢小組」多次查證案件,發現詐騙網站成立不足1個月,並以「繳保證金」或「涉嫌洗錢」為藉口要求匯款。最終,成功說服一名受害者停止匯出新臺幣70萬元虛擬貨幣,避免進一步財損。

首次由警察機關透過公私協力實現快速返還機制,不僅讓被害民眾感動,紛紛向承辦警察表達謝意,更成為警方未來持續追贓返還的重要動力。刑事局提醒民眾,返還款項作業必須經由警察通知並製作筆錄,若非正規通知,極可能是詐騙手法。民眾應提高警覺,小心查證,避免再次受害。

延伸新聞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