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8月1日起,台灣的家貓將須依法進行寵物登記,未按規定登記的飼主可能面臨3000元至1萬5000元的罰鍰。農業部考量到近年來飼養貓咪的人口持續增加,因此修正了過去僅規範家犬需登記的規定,將家貓納入登記範疇,要求所有飼養貓隻的飼主依法辦理寵物登記。
辦理寵物登記的流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首先,飼主需帶貓咪至動物醫院或獸醫診所進行晶片植入。寵物晶片會記錄飼主的相關資料,並具備15位碼的識別號碼,這號碼相當於貓咪的「身分證」。晶片植入後,飼主可以使用掃描儀器讀取該號碼以查詢登記資料。確實植入晶片能避免毛孩感染狂犬病。(圖/Heho健康提供)
其次,飼主必須確保貓咪已施打狂犬病疫苗,台灣規定犬貓在植入晶片前需接種狂犬病疫苗。專家建議為貓咪選擇無佐劑的疫苗,這能減少疫苗注射後的炎症反應,並降低發生注射部位肉瘤的風險。
最後,飼主需攜帶身分證和狂犬病疫苗接種證明至登記站(如動物醫院或防疫所)辦理寵物登記。完成登記後,飼主將收到一張寵物登記證明,這標誌著登記流程的完成。越來越多人養貓當寵物.(圖/Heho健康提供)
登記費用則分為兩部分:晶片植入手續費為300元,晶片登記費依寵物是否已絕育而定,已絕育者為500元,未絕育者為1000元。此外,若貓咪尚未施打狂犬病疫苗,或疫苗已過期,則需額外支付200元的疫苗施打費。
此文章經 Heho pets 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