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親子教養

長輩寵孫大爆發!破解六大錯誤教養,輕鬆打造和諧親子關係

時代演變,長輩與年輕一代在育兒上已經有明顯不同,長輩寵孫行為常演變成兩代之間的衝突。 (圖 / Heho提供)
時代演變,長輩與年輕一代在育兒上已經有明顯不同,長輩寵孫行為常演變成兩代之間的衝突。 (圖 / Heho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當現代家庭的父母雙薪工作,長輩常常成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當阿公阿嬤面對寶貝孫子時,總是無法抗拒他們的撒嬌攻勢,讓「寵孫」成了天性。然而,這些寵孫行為常常讓兩代之間產生育兒觀念的衝突,如何有效解決?這裡為你破解長輩六大寵孫行為,幫助家庭達成教養上的一致性。

寵孫行為 1:孩子犯錯時以「還小不懂事」帶過
當孩子明知故犯,比如拿阿公的眼鏡來玩,結果摔破了,理應受到適當處罰。然而,長輩常以「孩子還小不懂事」來帶過,避免孩子受罰。這樣的行為長期下來,可能讓孩子養成犯錯不用負責的壞習慣。

化解法: 
和長輩溝通犯錯後適度處罰的重要性,可以讓長輩選擇自己能接受的處罰方式,建立適當的紀律。

寵孫行為 2: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甚至不顧爸媽規定
有些長輩見孫子女賴在玩具店不走,哭得聲嘶力竭,於心不忍便買給孩子,甚至責怪爸媽「又沒多少錢,就買吧!」這種予取予求的行為,不利於孩子培養珍惜的觀念。

化解法: 
避免在非購買玩具時期帶孩子到玩具店,提前與長輩溝通購買次數和規定,並取得一致認可。

寵孫行為 3:「玩具壞壞」責怪外物安撫孩子
長輩為安撫孩子的哭泣,常責怪地板或玩具,「玩具壞壞,害我們跌倒!」這樣雖能暫時止哭,但長久下來易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面對錯誤不反思。

化解法: 
在孩子跌倒時,可引導他們:「自己不小心,要勇敢!下次注意!」這樣能鼓勵孩子學會承擔。

寵孫行為 4:「阿公幫你就好!」剝奪孩子學習機會
長輩總認為孩子小,不會做家事,怕孩子做不好而選擇代勞。這樣的行為其實會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甚至讓孩子成為一個不願動手的「懶人」。

化解法: 
向長輩說明孩子自己做會更開心、更有成就感,且能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當孩子越來越熟練,長輩也更願意放手讓他們嘗試。

寵孫行為 5:孩子不吃正餐就給點心
不少孩子在正餐時間不專心,過後卻喊餓求零食,而長輩總心軟,給予零食滿足。這樣容易讓孩子養成不吃正餐只吃零食的習慣,對健康不利。

化解法: 
以健康為出發點,向長輩解釋哪些食物對孩子的營養重要,並讓他們了解常吃零食的健康風險。多用愛護孩子的語氣來提醒長輩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寵孫行為 6:挑戰爸媽育兒方式,管教出現分歧
有些長輩不認同爸媽的教養方式,或者只要孩子哭了就會干預,這樣容易讓孩子學會利用長輩的偏袒,形成管教上的不一致,影響孩子的行為發展。

化解法: 
避免在長輩面前對孩子施加嚴厲管教,而是選擇與孩子獨處時再進行教導。此外,也可以讓長輩多了解正確的教養知識,通過一起看育兒節目或書籍,達成共識,讓孩子的成長方向一致。跟長輩溝通,孩子自己做會更開心、也會更有成就感! (圖 / Heho提供)

長輩寵孫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美國研究指出,當阿公阿嬤見到孫子時,大腦中與同理心和情緒有關的區域會更加活躍,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深刻。這顯示長輩在面對孫子女時,更容易體會他們的情緒,因此自然會心疼。但正因如此,父母更需要用智慧引導長輩,避免過度寵愛影響到孩子的教養。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地,而長輩與父母之間的合作與溝通,能夠讓孩子在愛與規範中健康成長。用愛和智慧解決長輩的寵孫行為,打造和諧的家庭教養環境,讓孩子成長得更加快樂且具備責任感,是所有家長和長輩共同的心願。

文章出自來源:Champimom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