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長達9天,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生病時醫院門診未開放,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指出,春節期間兒童常見的三大疾病類型為: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腸胃炎)、非感染性疾病(如過敏、氣喘發作)及外傷型(如蚊蟲叮咬、跌傷)。
在家照護的原則
如果孩子症狀輕微,如發燒未超過38℃且活動力正常,或偶爾嘔吐、腹瀉但次數不多,可在家照護。家長應遵循三大原則:
- ★多休息:讓孩子保持充分休息,減少活動量。
- ★補充水分:適量提供500-1000cc清水,不宜強迫過量飲水。
- ★飲食清淡:腸胃疾病時可讓孩子吃清淡流質食物,幫助恢復。
如果孩子高燒到 39℃以上,且整體活動力下降許多,可能就得送急診讓醫師評估。(圖/Heho健康提供)
送急診的情況
若孩子出現以下情況,需立即送急診:
- ★高燒超過39℃且精神萎靡,活動力明顯下降。
- ★腸胃炎伴隨頻繁嘔吐、腹瀉(5-6次以上),尤其吐出黃綠色膽汁。
- ★症狀不明確,或家長無法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時,為安全起見建議就診。
常備藥品及注意事項
家中可準備以下常備藥:
- ★兒童專用退燒藥(如退熱貼、退燒藥水、塞劑)。
- ★感冒藥水(針對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
- ★益生菌(適量增加可幫助改善腸胃道症狀)。
- ★氣喘或過敏藥物(適用於有相關病史的孩子)。
注意事項:
- ★1歲以下嬰兒不建議隨意用藥,應直接就醫。
- ★症狀持續超過3天未改善需盡快就診。
- ★使用藥品需遵循劑量指引,避免過量。
- ★未開封的藥水可依保存期限使用,開瓶後超過1週建議丟棄。
春節期間,多數醫學中心及兒童醫院的急診24小時開放,部分醫院還有特別門診。家長可提前查詢相關醫療資源,確保必要時能快速就醫,守護孩子健康。
此文章經 Heho健康 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