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兒童閱讀與本土語文教育,老松國小、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跳進小時候,一起讀童書」特展,自即日起展出至7月13日止,於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二樓特展室登場,帶領大小朋友穿越時光,重拾童書閱讀的美好回憶。
展覽主軸聚焦臺灣童書六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精選國語日報、中華兒童叢書、信誼、小魯文化、漢聲、聯經、遠流、東方與小兵等經典出版社作品,結合實體書展與互動區,呈現童書如何陪伴兒童成長,也見證社會文化的變遷與情感連結。六O年代到七O年代國語日報出版的少年小說(圖/翻攝自臺北市政府網站)
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指出,現場展出多本絕版書籍,每一本都是時代的見證者。展區並設有閱讀區,鼓勵親子共讀。此外,特別以《一家人的南門市場》為例,介紹童書製作流程,提升學童對書籍的珍惜與認識。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自2013年起舉辦華文朗讀節,副執行長葉益青表示,此展覽以童書為媒介,讓觀眾看見「知識如何陪伴我們長大」,並透過童書連結回憶與情感。今年更強調語言平權,展出多本臺灣台語、客語與原住民族語繪本,如阿美族語繪本《阿美族都蘭部落狩獵祭的由來-山林之門》,傳遞「媽媽教我的話」的文化價值。
展覽亮點包括1960至1970年代國語日報出版的少年小說、中華兒童叢書、漢聲小百科,還有以4公尺布幕呈現插畫家王春子之作《雲豹的屋頂》,營造繽紛童趣氛圍。另設復刻版1:1大型紙娃娃拍照區、「小學課本的逆襲」授權貼圖展示,以及《跳進小時候》日報限量發行。穿上大型紙娃娃體驗爸媽小時候的童年時光(圖/翻攝自臺北市政府網站)
現場同步展出2024年華文朗讀節線上募集活動成果,共超過300位民眾分享閱讀經驗與人生中第一本書,為展覽增添真實溫度與時代感。
展期內將舉辦多場教育推廣活動,包括邀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黃惠鈴分享「大人如何說故事」、台語路協會故事媽媽說故事、親子書籤手作DIY及「諸葛四郎」經典動畫放映等。主辦單位邀請民眾踴躍參與,一同跳進記憶中的小時候,開拓閱讀的想像。
歡迎各界有興趣的民眾蒞臨中心參觀欣賞。有興趣的小朋友及家長可至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或電洽2336-1704 江老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