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

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必學的四問三不問!

在孩子3歲到12歲的學習階段,掌握「四問三不問」的溝通技巧,能有效增進親子情感(圖/翻攝自天才領袖)
在孩子3歲到12歲的學習階段,掌握「四問三不問」的溝通技巧,能有效增進親子情感(圖/翻攝自天才領袖)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放學後,孩子回到家中,父母的提問方式往往直接影響到親子關2025-04-15 09:05係的緊密程度。根據研究顯示,約有七成的父母在這個時候問錯了問題。其實,在孩子3歲到12歲的學習階段,掌握「四問三不問」的溝通技巧,能有效增進親子情感,並提升孩子對上學的動機。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關鍵的提問與避免的問題吧!

🔹三不問:避免讓孩子感到壓力

❌不要問「你今天在學校乖嗎?」
用「乖」來評價孩子的表現,會讓他們感到被打分數,進而產生反感。孩子通常不會主動分享不乖的行為,但如果有好的表現,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告訴你。

❌不要問「你什麼時候要寫作業?」
孩子放學後常常感到疲憊,父母的催促只會讓他們感到煩躁,情緒一上來,反而會拖延作業。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們自主規劃時間。

❌不要問「你今天考得如何?」
這樣的提問會讓孩子誤以為你只關心成績,而忽略了他們的情感需求。更重要的是,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

🔹四問:引導孩子正面思考

⭕問「今天上學好玩嗎?有沒有開心的事?」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孩子回顧一天的美好瞬間,激發他們對學校的正面情感,並且輕鬆地引入話題。

⭕問「你覺得自己今天有沒有做得很棒的地方?」
這是在引導孩子自我肯定,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成就,增強自信心。

⭕問「今天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需要爸爸媽媽幫忙嗎?」
無論孩子是否願意分享,這個問題可以讓他們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回家尋求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支持與安全感。

⭕問「回家後,你打算怎麼規劃時間?做作業和休息想怎麼分配?」
這不僅是在教導孩子時間管理,還能讓他們感受到自主權,培養自動自發的能力。 

父母的關心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透過這「四問三不問」的溝通技巧,不僅能增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還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記住,親子間的溝通是雙向的,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支持,才能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親子間的溝通是雙向的,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支持(圖/翻攝自天才領袖)親子間的溝通是雙向的,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支持(圖/翻攝自天才領袖)

原文出處: 天才領袖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