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提升高齡者數位素養,教育部於113年在宜蘭、苗栗、雲林、嘉義、高雄等地設置「樂齡學習數位示範體驗場域」,打造結合在地特色的學習環境。截至113年底,已辦理517場課程、服務超過6,600人次,課程滿意度高達4.94分(滿分5分),成效斐然。
五縣市場域於114年持續推出創新課程與活動。其中,宜蘭縣「五結鄉場域」將於6月舉辦開課週年活動,結合垃圾車App定位、智慧停車查詢等實用科技,搭配數位遊戲與成果展示,鼓勵長輩親身體驗。
苗栗縣「苑裡場域」坐落於百年日式宿舍群,推出「樂活掌中世界」、「手機影片編輯」等課程,並推動「數位陪伴導師」制度,讓學員轉型為助教,展現自主學習與社群互助力量。
雲林縣「古坑場域」主打友善學習空間,課程涵蓋語音助理、實用APP、防詐技巧等,並結合「樂咖聊心行動咖啡館」,將咖啡沖泡與數位諮詢帶入社區,深獲長輩好評。雲林「古坑樂齡學習數位場域」,樂齡者桌遊互動(圖/翻攝自教育部網站)
嘉義縣「水上場域」推出216小時「數位好生活」系列課程,內容橫跨影像美拍、媒體識讀與行動支付等,5月更於「瓜瓜節」期間設計數位互動闖關,吸引更多人接觸科技學習。嘉義「水上樂齡數位場域」樂齡者戶外教學youbike app實務教學(圖/翻攝自教育部網站)
高雄市「林園場域」採「數位行動化」模式,將課程帶入廟宇、超商與派出所等熟悉空間,並與林園國小合作設計微課程,讓小學生教授長輩設定手機鬧鐘、辨識詐騙資訊等,成功打造跨世代共學場景。
教育部指出,透過整合跨部會資源、在地合作與志工投入,樂齡數位學習已從單向灌輸轉為自主參與,實踐「科技可親、學習可達」的高齡社會。114年將再拓增5處場域,深化課程內容與服務範圍,邀請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更多活動與課程資訊,歡迎洽詢各縣市樂齡學習中心或教育部樂齡學習網站(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