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
重點新聞

腸胃炎發作該怎麼吃?飲食調理原則與注意事項

腸胃炎發作怎麼吃? (圖/Heho健康)
腸胃炎發作怎麼吃? (圖/Heho健康)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腸胃炎發作時,腸道黏膜受到刺激,導致嘔吐、腹瀉,身體迅速流失水分與電解質,嚴重時可能引發脫水,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療腸胃炎的重點在於舒緩腸胃不適、補充水分與營養,並降低腸胃道的刺激,讓身體逐步恢復。 

腸胃炎的飲食原則 

腸道細胞受損時,消化與吸收能力降低,因此飲食應以低刺激、易消化、少量多餐為原則:

減少腸胃刺激:避免高油脂、高糖、辛辣食物,減少腸道蠕動的負擔。
清淡易消化: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白粥、米湯、清湯麵、白吐司等。
逐步恢復食量:從原本食量的1/4開始,讓腸胃逐步適應,避免一次進食過量。
補充營養:除了碳水化合物,也應攝取蛋白質與健康脂肪,幫助腸胃修復。 

腸胃炎分階段飲食建議 

🔹 急性期(嚴重嘔吐、腹瀉)

飲食:可嘗試少量電解質補充液、米湯、清湯
禁忌:若嘔吐或腹瀉持續,建議短暫禁食,必要時應就醫吊點滴。 

🔹 緩和期(症狀減輕,能進食)

推薦食物白粥、白飯、蒸蛋、蛋花湯、熟軟雞肉、魚肉、軟葉蔬菜(去除莖梗)、蘋果、香蕉
注意事項:食物應清淡、少油少鹽,避免重口味調味腸胃炎可以吃甚麼? (圖/Heho健康)

腸胃炎應避免的食物

🚫 高油脂:油炸物、煎炸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
🚫 高糖分:糖分過高會影響腸胃吸收,可能加重腹瀉。
🚫 辛香料:蔥、蒜、辣椒、胡椒等,可能刺激腸胃蠕動。
🚫 乳製品:乳糖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造成腹脹或腹瀉。
🚫 優酪乳:雖富含益生菌,但含糖量高,應等腸胃炎痊癒後再飲用。
🚫 運動飲料:電解質含量低、糖分高,可能加重腹瀉,建議改喝電解質補充液。 

⚠️ 若出現高燒不退、血便、嚴重脫水(口乾舌燥、尿量減少)等情況,應立即就醫,以免病情惡化。

胃炎雖然不嚴重,但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身體恢復,飲食調整是關鍵,讓腸胃慢慢修復,避免復發。

延伸新聞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