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重點新聞

頸椎健康亮紅燈!不良姿勢與長期使用3C易引發頸椎退化

現代人因長時間低頭工作、使用3C產品,頸椎健康日益受到威脅。(圖/Heho健康提供)
現代人因長時間低頭工作、使用3C產品,頸椎健康日益受到威脅。(圖/Heho健康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頸椎是支撐頭部的重要結構,但現代人因長時間低頭工作、使用3C產品,頸椎健康日益受到威脅。台灣每年超過20萬人因頸椎病變就醫,其中50-59歲的中壯年族群占比最高,年就診人次超過5萬。

台灣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高振興指出,不良姿勢如低頭看書、辦公、長時間滑手機,會導致頸椎肌肉和椎間盤過度疲勞,進而引發退化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現頸部、肩部疼痛,四肢麻木或無力,甚至影響大小便功能,嚴重降低生活品質。50 到 59 歲中壯年族群因頸椎病變就醫最多. (圖/Heho健康提供)

非手術與手術治療的選擇
高振興建議,頸椎退化初期可先採取非手術治療,包括藥物、復健(如熱敷、牽引)或局部注射(如類固醇、高濃度葡萄糖)。若症狀持續惡化,神經受壓明顯,可考慮進行人工椎間盤置換術,以重建頸椎活動功能。 

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精密高效的選擇
人工椎間盤置換術能有效改善疼痛並恢復頸椎靈活性。該手術適用於C3至C7椎間盤退化或損壞的患者,通過精細技術移除病變組織並植入人工椎間盤,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高振興自2008年引進該手術,並培訓超過1000名國內外醫師。高振興醫師細心講解頸椎人工椎間盤手術.(圖/Heho健康提供)

正確姿勢與預防關鍵
高振興強調,預防頸椎病變需隨時保持正確姿勢,控制3C使用時間,並選擇符合人體工學的枕頭。定期鍛煉頸部肌肉,進行伸展、熱敷或按摩,能有效減少頸椎病變風險。對於已接受手術的患者,應按時追蹤檢查,確保神經功能恢復良好,重返健康生活。

此文章經 Heho健康 授權使用。

延伸新聞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