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網戀,讓林峰跨越千里,把草原帶進南國
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林峰,過去是一位高薪的電腦工程師,日子安穩、收入亮眼。但一場網路戀情,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因為愛,他選擇來到台灣屏東,與妻子李依培共築生活,也為這片土地種下新的夢。
從大草原到熱情的南台灣,他沒有帶來黃沙與駿馬,而是用文化、記憶與藝術,把一段段內蒙古的故事慢慢雕進台灣人的心中。他說:「當我們願意走進彼此的生活,文化就不再是距離。」
從硬體工程到心靈創作:木雕裡藏著草原的靈魂
來到台灣後,在太太鼓勵下,林峰轉向藝術創作。他將屏東回收的廢棄木材,一刀一筆化為帶著溫度的木雕與烙畫作品-不只是藝術品,更是載著家鄉記憶與在地觀察的文化記錄。
他融合台灣與內蒙的元素,用烙畫刻畫生活,用木雕訴說故事,甚至在2020年奪得日本第20回烙畫大賞總冠軍。他用「手」說話,也讓更多人透過作品看見:藝術,從來沒有國界;故事,是最動人的語言。內蒙古的職業可是高薪的電腦工程師,20多年前的一場網戀,讓他與太太李依培決定相守一生(圖/林峰先生提供)
讓藝術走進社區,讓文化長出根來
透過移民署「築夢計畫」,林峰提出「蒙古藝術的社區遊牧」方案,在屏東五個據點舉辦七場文化推廣課程,帶著內蒙古的音樂、服飾、信仰、生活方式進入社區、進入校園。
在講座與互動中,他不只是傳遞知識,更透過食物與實作拉近距離。來自草原的酸奶、饊子、鹹奶茶,讓屏東的學生和居民直呼新奇又美味。他總笑著說:「好東西,不能只有我知道;文化要走進生活,才會有人記得。」
藝術是記憶,也是禮物──獻給這片接納他的土地
從電腦工程師到藝術推廣者,林峰的轉身,不只為了生活的改變,更是心的選擇。他用藝術為媒介,讓內蒙古文化成為台灣日常的一部分。
他說,每一位新住民,其實都帶著一座看不見的寶庫,只要有機會,也能為這片土地貢獻自己的色彩。他也將這份感恩,透過藝術一筆筆回饋給台灣社會,像一匹溫柔的馬,把遙遠的草原牽進我們的心裡。林峰把自己的藝術專長結合移民署資源,讓內蒙文化與台灣民眾很「在地」的交流在一起(圖/林峰先生提供)
金句:💡「過去走過的路,它們會交織在對的時候,成為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