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代表有越來越多人需要「在宅醫療」的服務。在宅醫療又稱為居家醫療,由醫護團隊進入病患家中提供醫療服務,適合失能長者、重病患者及安寧療護病患。那麼,哪些人適合在宅醫療?服務項目有哪些?如何申請?收費標準為何?以下帶您一次看懂。
📌 哪些人適合在宅醫療?
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惠伶表示,在宅醫療主要針對以下 3 大類患者:
✅ 居家醫療階段:因失能或疾病導致就醫不便的患者,醫師評估巴氏量表低於 60 分者。
✅ 重度居家醫療階段:長時間因身體機能低下無法自行行動,需長期臥床或待在椅子上的患者。
✅ 安寧療護階段:癌末、末期病患或運動神經元疾病(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且已進入末期狀態者。
📌 注意:雖然巴氏量表是評估參考,但申請在宅醫療不需自行取得巴氏量表證明,僅需經醫師評估即可。在宅醫療主要針對 慢性病照護 (圖/Heho健康提供)
📌 在宅醫療服務內容有哪些?
在宅醫療主要針對 慢性病照護,提供 9 大類服務:
1️⃣ 醫師訪視
2️⃣ 中醫師訪視
3️⃣ 護理人員訪視
4️⃣ 呼吸治療人員訪視
5️⃣ 藥師訪視
6️⃣ 心理師或社工師訪視
7️⃣ 藥品處方調劑服務(免出門領藥)
8️⃣ 個案健康管理(健康監測與指導)
9️⃣ 24 小時電話諮詢服務
📌 優勢:醫師、護理師直接到府提供診療,病患不需出門看診,減少醫院交叉感染風險,也可獲得完整醫療照護。
📌 如何申請在宅醫療?
有需求的民眾可至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官網,依照所在地區查詢「居家醫療整合照護特約醫事機構」,再與醫療機構聯繫申請。
📌 在宅醫療收費標準?
在宅醫療費用主要包含以下 5 大項目:
1️⃣ 醫師訪視費:依健保規定收費
2️⃣ 護理人員訪視費:依健保規定收費
3️⃣ 藥品費:依健保規範收費
4️⃣ 掛號費:依各醫院規定收費
5️⃣ 交通費:依照病患住家與醫療機構的距離、醫護人員交通方式計費
📌 提醒:醫療人員的訪視費、藥品費多依健保規定收費,但掛號費與交通費則依各醫療機構標準,建議申請前先與醫療單位確認細節。如果符合資格,可以申請在宅醫療(圖/Heho健康提供)
📌 結論:在宅醫療助病患獲得優質照護,減少外出風險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在宅醫療成為未來醫療趨勢,對於行動不便、慢性病或末期病患,提供專業醫護上門診療,減少外出感染風險,讓患者在家也能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若有需求,可透過健保署官網查詢特約醫事機構,確保家人獲得完善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