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路相伴:許凱傑與葉雪琴用語言架起理解的橋樑
對於計畫海外留學、出國工作的人來說,線上語言是很好用的工具,也在近年間大行其道,然而,對於已經在台工作的移工朋友們,學習華語課程卻非常不簡單,語言的隔閡也常常讓他們難以融入台灣社會,出於將心比心,來自雲林的兩位新二代學生許凱傑、葉雪琴就開辦了「移路相伴──移工華語文教學陪伴計劃」,還攜手「島語實驗室」的王如璇、唐偉倫,暨南大學的廖翊雯,以移工的需求來重設計課程,巡迴環島面對面教學,該計畫也獲得移民署「築夢計畫」的獎金補助。發起人許凱傑,期望能為移工們帶來改變,而葉雪琴則是運用「自然教學法」為12位越南移工提升學習效果與溝通能力,(圖/翻攝自內政部)
自然教學法,打破語言隔閡
一群年輕人們攜手為移工解決痛點,充分展現年輕世代對於社會投入的熱忱,發起人許凱傑指出,計畫的起心動念是來自童年的第一線觀察,母親自越南,家中早年更曾出租房屋給越南漁工,讓他確實看見了語言隔閡所造成的讓生活不易,為此,他也立志投身華語教學,期望能為移工們帶來改變,而葉雪琴則是運用「自然教學法」為12位越南移工提升學習效果與溝通能力,同時透過語言學習來幫助她們了解台灣的文化歷史、美食小吃、風景名勝。
同理心正是帶來改變的起點,許凱傑在高中時參加島語實驗室舉辦的營隊時,就發現自己在分享知識上具有熱忱(圖/翻攝自內政部)
年輕世代,社會改變的推動者
同理心正是帶來改變的起點,許凱傑在高中時參加島語實驗室舉辦的營隊時,就發現自己在分享知識上具有熱忱,上大學後他更關注新住民及移工議題,於是開始了華語教育的相關規劃。可以從他們的努力發現,年輕世代是充滿想法、並且勇於實踐的一群,而多元的組成更凸顯了新台灣人的融合價值,許凱傑也期許未來能開設更多的課程,也結合文化活動,讓東南亞文化、台灣文化相互交流,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的改變。
金句:「找出問題,就能讓痛點變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