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過年要做什麼?春節習俗、由來一次看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為讀者整理春節的習俗與由來。(圖/攝影RODNAE Productions,取自Pexels)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為讀者整理春節的習俗與由來。(圖/攝影RODNAE Productions,取自Pexels)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編輯/許靖蕙

台灣過年要做什麼?春節習俗、由來一次看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為期九天的春節假期邁入尾聲,許多在台灣的國外朋友以及尚不熟悉台灣文化的新住民,對於春節仍不太了解。本次【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為讀者整理有關春節的歷史及習俗文化,往後春節期間也能跟著台灣人享受農曆新年。

春節的定義

春節是透過「傳統農曆」計算的新年,是中華地區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一年之中重要的節慶之一。農曆新年總共長達十六天,從新年前一天的「除夕」開始計算,一直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才算結束。春節的來源眾說紛紜,在台灣社會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傳說便是「年獸」。

延伸閱讀:澎湖移民署邀菊島新住民迎新年 體驗異國年節文化

年獸的由來

傳聞每到春節期間,會有一個名作「夕」的年獸來騷擾人類。為了躲避兇殘的年獸,人們在無數次的交戰中發現年獸不僅害怕紅色,也畏懼火光跟巨響。從此,每到年獸來臨,家家戶戶貼著紅色的春聯、放鞭炮,就此趕跑年獸。

舞龍舞獅中扮演的年獸。(圖/攝影Elina Sazonova,取自Pexels)舞龍舞獅中扮演的年獸。(圖/攝影Elina Sazonova,取自Pexels)

除夕的流程

在台灣,除夕當天除了祭拜祖先以外,也會團聚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的每道菜色皆有正向的寓意,包含象徵「年年高升」的年糕、代表「長壽」的長年菜,以及意味著「年年有餘」的魚類料理等。此外,當晚長輩會把錢放進紅色信封袋給晚輩,晚輩則是透過說吉祥話獲得「壓歲錢」(或稱「紅包」)。當晚晚輩要為年長者「守歲」,意即愈晚睡,長輩則會愈長壽。

延伸閱讀:花蓮移民署舉辦「布布驚喜新年紅包好禮」活動 新住民遙寄回鄉表謝意

春節的習俗

大年初一當天,不僅要穿新衣,還會到處拜訪親朋好友,互相拜年,也會前往寺廟參拜,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大年初二在習俗中,嫁出去的女兒會帶著丈夫與孩子回到家中拜年。不過隨著近年性別平等概念的轉變,初二不一定是女方回家,大多則會透過配偶雙方的協調而決定。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約莫在下午一點到三點間迎接神明,也會在這一天安太歲或點光明燈;初五時,街上的店家紛紛重啟生意,原因是初五拜財神爺可以獲得更多福氣跟財氣。

新北平溪天燈。(圖/新北市政府提供)新北平溪天燈。(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春節的尾聲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以及春節的結束。元宵節前後台灣各地會舉辦燈節,也有猜燈謎、吃元宵等習慣。許多寺廟亦舉辦相關活動,包含平溪天燈、媽祖遶境、鹽水蜂炮等。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提醒民眾,出門在外須遵照當地防疫規範,佩戴口罩並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培養使用酒精及勤洗手之習慣。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