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即日起推出「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從臺灣多元族群的節慶料理開始,帶出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海洋塑膠垃圾問題、糧損與廚餘問題、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生產挑戰等議題,藉由多項永續餐桌的行動案例,鼓勵民眾重新想像人、節慶餐桌與大自然的關係。
延伸閱讀:中秋將至!桃市府宣導「豬瘟警報」 一起守護月餅、過佳節
新住民美食展現台灣多元族群。 圖/臺灣博物館提供
在「臺灣多元族群的節慶飲食」單元中,介紹漢人、客家人、原住民族及新住民等不同族群的節慶飲食文化,不僅能認識臺灣多元的樣貌,也能反思當今年夜飯受到商業流行和工業生產鏈影響下應如何永續發展前進;「年菜與他們的產地」介紹各類肉品食物的來源、生態足跡及肉品循環經濟,還有蔬食菜餚對環境的衝擊及保健養生功效,以及如何透過營養轉型找回糧食的多樣性;「看不見的年夜飯」介紹供應食物的過程產生的碳足跡、塑膠、廚餘等看不見的「食材」。
延伸閱讀:越南新住民二代「潘琳燕」任移民官 破獲最大宗「走私月餅」
新住民美食展現台灣多元族群。 圖/臺灣博物館提供
展期從即日起到明年的10月30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2樓,二級防疫期間仍須事前預約,另外為了鼓勵青少年以節慶飲食為主題,設計永續環境的菜色,推出了徵稿計畫,歡迎學子踴躍參加,更多關於展覽的內容及教育活動請至臺博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