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全球新聞網 吳欣穎/臺北採訪報導] 一席簡單輕裝,在秋日午後走進位於八德路的咖啡廳內,這位正是今年雙料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最佳紀錄片的馬來西亞裔導演廖克發。
「我並不是為了學歷來臺灣的,也從來沒想過會從事影像工作。」廖克發說。原來從小生長在馬來西亞的他,和當地許多年輕人一樣,對社會感到不自由、不平等,生活中也有許多苦悶,這樣的他心裡非常嚮往中學時,臺灣老師告訴他的青春校園生活,因此種下了來臺灣的動力。
移居臺灣的馬來西亞裔導演廖克發,獲得今年金馬獎雙料入圍的肯定。(廖克發提供)
誤打誤撞的電影之路
不同於那些已經接觸過影展類型電影的同學,廖克發剛到台灣藝術大學念電影時,像是牙牙學語的小孩,沒去過影展,也不知道誰是侯孝賢誰是李安,本來只是當作嘗試而拍片的他,就此踏上了電影之路。
初期,廖克發在說故事的路上,曾反覆思考自己要把哪些故事故大家,當時曾經榮獲金馬獎特別貢獻獎,人稱「廖桑」的廖慶松便鼓勵他,「好導演是泥土長的,是導演出生的地方!」無論是廖慶松或者是侯孝賢,都非常鼓勵他說說馬來西亞的故事,用肯定自己生命背景的角度持續創作。
讓主流影像出現新住民臉譜 他們不一定需要同情關愛
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廖克發並沒有因此回馬來西亞,而是持續在臺灣進行創作,並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就像過去很多猶太人藝術家,早在希特勒崛起前離開家鄉一樣,因馬來西亞電影有審查制度,因此廖克發以及許多馬來西亞討論人權的藝術家都離開家鄉生活。
幾年前廖克發的紀錄片《不即不離》,因內容涉及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他說:「在創作上,臺灣是非常有談話空間的地方!」而首部導演的劇情長片《菠蘿蜜》似乎也在挑戰臺灣觀眾對文化接納的界線。
電影《菠蘿蜜》中吳念軒、萊拉與多位外籍演員的表演自然寫實,演出移工底層社會與臺灣現況。(廖克發提供)
在《菠蘿蜜》裡,男主角吳念軒飾演來臺灣唸書的馬來西亞學生,遇上來臺打工的菲律賓女生萊拉,全片宛如文化大熔爐,馬來語、英語、越南語、華語、臺語、菲律賓語交雜。因《菠蘿蜜》入圍屆金馬獎的廖克發,用影像丟了一顆大直球給臺灣觀眾,他問:「像吳念軒這樣的臺灣人和馬來西亞人談戀愛,被大家接受嗎?」
臺灣自古以來便是移民社會,但在大眾影像上卻很難看到新住民的身影,這對廖克發來說是一件非常不解的事。畢竟鄰居、談戀愛的對象,亦或生活上接觸到新住民,在臺灣並不稀奇。
廖克發說:「新住民不見得是需要被同情關愛的對象,他可能只是你的鄰居,就像普通人一樣!」因此他認為,把更多新住民的臉譜帶進電影中,才是符合臺灣社會現況的做法。
雖然今年沒有將金馬獎抱回家,但廖克發一點也不遺憾,他認為,電影有被大家注意到已經是很開心的事了!他說:「可以拍一個踏踏實實的故事,而且被大家看到已經相當滿足。」
廖克發表示,自己的電影養成是在臺灣,其實他一點也不介意被說是「臺灣導演」,設限在一個國籍上,並不一定是關愛土地的表現!下一部作品,他也預計把種族等議題納入電影中,與民眾相見。
電影《菠蘿蜜》劇照。(廖克發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