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達人現身說法:存千萬退休,靠被動收入享受生活
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有人49歲存到千萬,靠被動收入過上舒適生活
賺多少錢才叫財富自由?這個問題引發了許多人的思考和討論。有人40歲開始理財,49歲時成功累積千萬資產,退休後依靠被動收入,每年還能出國旅遊兩次。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有錢財富自由,沒錢窮困潦倒」這句話既正確又錯誤。根據對多數人的調查,財富自由的標準因人而異。有人認為需要買房、買車、無需考慮日常開銷,才能稱之為財富自由。而最多人則表示:「不再為錢煩惱」是他們對財富自由的期待。
胡潤研究院2021年的報告指出,一線城市的財富自由門檻為1900萬人民幣(約合8083萬台幣),二線城市為1200萬人民幣(約合5105萬台幣),三線城市為600萬人民幣(約合2553萬台幣)。高級財富自由門檻則高達1.9億人民幣(約合8億台幣)。然而,這些數字真的能帶來真正的自由嗎?
美國的F.I.R.E.運動認為,資產達到年支出的25倍,就可以靠4%的利息生活。然而,全球通脹和高利率時代的到來,使得這個算法變得不再適用。新銳作家山姆·杜根提出的退休條件是,資產達到年收入的20倍即可退休。但這樣的門檻對一般人來說,遙不可及。
49歲時成功累積千萬資產,退休後依靠被動收入,每年還能出國旅遊兩次。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圖 / 翻攝自網路 )
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應該只是擁有大量資產,而是能夠自由選擇生活方式。一位台灣的理財老師,40歲開始理財,49歲累積1000萬元退休,靠每年100萬元的生活費,過上舒適生活。這是否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屬於自己的財富自由?
婚姻與財富自由同樣值得探討。美國作家史考特·瑞肯斯通過列出10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發現做喜歡的事並不需要太多錢。上海的一對夫妻,靠300萬人民幣退休,過著精神世界更為重要的生活。他們選擇在物價較低的地方生活,靠自媒體收入維生,過著心靈豐足的日子。
真正的財富自由,是不再把資產多少當作目標,而是為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努力。想要不上班的自由,可能需要犧牲職位和高薪,但換來的是時間的自主支配。比起成為資產富翁,成為時間富翁可能更有意義。
財富自由不一定要超級富裕,但一定要心靈富足。無論是創作好音樂、傳授知識,還是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真正的自由在於找到心之所向,為社會貢獻價值。即使沒有上億資產,也可以實現財富和人生的雙重自由。
請叫我遊民小姐 (圖 / 翻拍自 遊民小姐 社群網站)
書名:《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作者: 遊民小姐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
日期:2024/05
作者簡介: 遊民小姐 前半生為敬業的超級社畜,生存技能滿點,在37歲拚到了⋯⋯社長?並沒有,拚到一無所有,還附帶負債與怪病。於是,決定「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後半生要當個無所事事的上流遊民,改變心態與調整生活狀態,並靠著「懶得管、躺著賺」的理財心法,讓財富與人生雙自由。寫過許多廣告腳本,但深信人人都能寫自己的人生劇本。目前主業是生活,偶爾寫字與旅行,曾任台灣、上海兩地奧美廣告的創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