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為促進文化多樣性發展並落實文化平權,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自2019年起辦理「話‧畫‧看─新住民暨移工母語繪本創作培力計畫」,目前邁入第三年,優秀的作品皆透過電子書的保存,在「話.畫.看」官網開放民眾閱覽。三年來為參加的新住民及移工開拓新道路,培育不少繪本創作人才。【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編輯有幸與獲得2019年繪本培力成果特優賞的《白鷺啊白鷺》作者嚴永真進行訪談,瞭解她在繪本創作上的心路歷程。
繪本《白鷺啊白鷺》改編自馬來西亞同名童謠,不只以多樣的畫圖媒材呈現,同時藉由拼貼的方式,呈現出童謠的另一種風貌。嚴永真向編輯分享,這是她第一次接觸繪本創作,但從小對於繪畫有著高度的興致。之所以參加培力計畫,便是透過網路資訊得知,秉著對繪畫的興趣,再加上課程多在周末進行,於是報名參加。
2019年顏永真(前排右二)參加「話‧畫‧看─新住民暨移工母語繪本創作培力計畫」。(圖/嚴永真提供)
延伸閱讀:讚!看見新住民的話與畫 「多元母語繪本集」開展文化對話
獨特的繪本題材
繪本創作題材十分多元,《白鷺啊白鷺》在眾多作品脫穎而出,榮獲特優一賞。這首童謠是馬來西亞民眾的童年回憶,嚴永真表示,她在選擇作品主題時,想起剛上小學的光景。當時老師教導大家歌唱,搭配歌詞中出現的角色進行扮演,讓當時尚未熟知大自然的孩童,有了清楚且趣味的基礎瞭解。
「這首童謠很特別,不同其他台灣與馬來西亞的童謠,這首不以順敘法帶出故事內容,而是透過倒敘及一問一答的方法,談論大自然的連帶關係。」嚴永真認真地分析,表示這便是她選擇這首童謠當作創作主題的原因之一。談到創作時發生的趣事,嚴永真笑著說道,「那時候為了要製作繪本內容,每天都在重複撥放這首歌,就連家裡的孩子都會唱個幾句。」
圖左《白鷺啊白鷺》為2019年之成品,圖右《肉骨茶》為2021年之成品。(圖/國立新竹美學館提供)
細緻的作畫工夫
《白鷺啊白鷺》一書不只是題材令人為之一亮,作畫也是耗費一番工夫。課程老師教導他們可以運用各種素材進行拼貼,包含瓦楞紙、牛皮紙等。嚴永真在繪製木頭時,選擇真正的木材做拓印,紋路更顯得真實,突破單純繪畫才能營造的圖畫風格。除此之外,嚴永真打從一開始就想把馬來西亞三大族群(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呈現在繪本之中。她苦笑著,認為這是在創作中最困難的一部份。思量許久,最後結合繪本的最原始要素──顏色,她把三個族群視為吉祥的顏色放入繪本之中。
「在馬來西亞,每個族群在過新年時,都有包『紅包』的習慣。」嚴永真向【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編輯仔細說明,「華人認為紅色吉祥,馬來人是用綠色當作『紅包』的顏色,而印度人則是紫色。」她將這三大顏色融入繪本裡,呈現出馬來西亞多元的風情與特色。
進行繪本《白鷺啊白鷺》創作時的工作桌,搭配各種繪畫媒材製作。(圖/嚴永真提供)
延伸閱讀:澎湖新住民共創《新「澎」友》繪本 介紹東南亞家鄉文化
別樣的精彩人生
談到獲獎,嚴永真滿是笑意地說著,她對於獲得特優一事感到既意外又驚喜。她認為參加繪本創作的每一個人都很厲害,還有美術系與設計系出身的學員,甚至有繪本創作經驗的人一同角逐競賽。而身為馬來西亞新住民的嚴永真,過去在馬來西亞任教於小學。2002年認識丈夫,於2006年決定來台灣結婚,現今育有兩子。來台即將邁入十六年的她,於2017年獲得新住民語的教師證照,教導新住民子女及台灣民眾學習馬來語,培育更多新住民語老師,同時參與新住民教材的編撰。
嚴永真(第二排左一)於2020年參加新住民語講師培訓。(圖/嚴永真提供)
別於其他有深厚繪畫底子的學員,擁有豐富精采的生活經歷,顏永真才得以成就出這一本嘔心瀝血的《白鷺呀白鷺》。由於平常生活充實、工作忙碌,沒有太多心力跟時間再進行繪本創作。略感可惜之際,嚴永真亦沒有放過任何能再碰觸繪畫的機會。今年她再次參加創作繪本培力計畫,出於思鄉的心情,選擇以最能勾起家鄉回憶的食物「肉骨茶」當作主題。只要能夠盡情揮灑喜歡繪畫的心情,無論得獎與否,她都會全心全意地享受作畫的過程,向台灣民眾介紹更多馬來西亞的文化與內涵。
嚴永真(右五)教導新住民子女學習馬來語。(圖/嚴永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