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東南亞生活美學展在台南 籐、竹、鳳梨渣體現工藝之美

東南亞生活美學展在台南 籐、竹、鳳梨渣體現工藝之美

台南生活美學館推出的「日用之美-東南亞生活美學展」以「生活工藝」為切入點,引領大家認識東南亞各國與台灣既相似又相異之處,並從中相互對照地域美學及其文化意涵,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於該館藝遊空間展出。

台南生活美學館說明,在工業時代之前,人們使用的每一樣器物,都是靠雙手慢慢製作出來的。如何妥善、有效率的運用自然萬物,使之符合日常生活的需要,考驗著人們的智慧與手藝。

台南生活美學館解釋,製作堅固、適用、美觀的器物,符合衣、食、住、行、音、樂的需求,讓人每一天都能得心應手的使用,這就是生活工藝。

台南生活美學館強調,東南亞各國的自然條件殊異,人文風俗也各自精彩,每個族群在他們生活的地區就地取材、製作適合當地需求的日常器物,這些器物反映了氣候風土,也反映各地的文化特色。

台南生活美學館舉例,例如在植物材料的使用上,泰國以「籐」、越南以「竹」製作生活用品,菲律賓則使用「鳳梨纖維」製作國服巴隆塔加洛(Barong Tagalog),此外,也會運用天然染料為服裝進行裝飾,其中又以印尼的蠟染(Batik)最為繁複華美。

東南亞藝臺灣」提供團體預約導覽,包含越南語、印尼語、中文定時導覽服務。

台南生活美學館推出「日用之美-東南亞生活美學展」(圖/台南生活美學館)

我想要留言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