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世界早產兒日 台灣國健署:孕婦防早產應及早戒掉危險因子

世界早產兒日 台灣國健署:孕婦防早產應及早戒掉危險因子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健署提醒,新生兒只要未滿37週出生,即是早產兒。當寶寶出生週數越少及出生體重越低,越容易發生併發症,甚至有死亡風險,因此必須從孕期加以預防。

依據國際組織新生兒健康網絡 (Healthy Newborn Network, HNN)指出,早產常見原因包括:多胎妊娠、母親子宮或子宮頸問題、母親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抽菸、飲酒及藥物使用等。因此為了寶寶健康出生,了解早產的風險及注意防治措施,才能降低早產發生。

建議準媽媽在孕前、孕期戒除造成早產之危險因子(如吸菸、酗酒等),注意營養狀況,維持理想體重。若出現早產徵兆,如破水、陰道出血、腰酸或腹部悶痛,應立即就醫,並選擇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療院所待產或生產。

國健署王英偉署長呼籲為減少早產風險,年輕男女應適齡生育,理想生育年齡為20歲至35歲,根據醫學研究統計,超過35歲高齡產婦其不孕、流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可能性都增加。而且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高,胎兒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候群)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

反之,太年輕懷孕或非預期懷孕,特別是未滿20歲的小媽媽,發生周產期死亡、出生體重過輕、早產的風險皆會增加,也會影響母體及寶寶的健康。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在適當的年齡結婚及生育才是最符合健康的原則。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茁壯,為提升孕期健康,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各位準媽媽記得定期接受產檢。

國健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對於許多家長在出院返家後對照護早產寶寶不甚熟悉,國健署在2018年集結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及傳播領域專家共同編製「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電子版,內容涵蓋ㄧ般生活照護、健康照護及特殊問題照護等,期盼能協助父母和家庭共同照護早產兒,使其健康成長。

 

新聞來源:台灣英文新聞

示意圖。(照片來源:Pixabay,Michal Jarmoluk。)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