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日本爆發毒性休克症候群,「食人菌」成罪魁禍首

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圖/資料照)
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圖/資料照)

日本近期爆發A型鏈球菌疫情,這種俗稱「食人菌」的細菌感染可能惡化為毒性休克症候群(TSS),致死率高達30%。截至2024年6月2日,日本已有977人感染A型鏈球菌並引發TSS,病例數是2023年同期的2.8倍,創下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台灣疾管署表示,目前國內未觀察到異常狀況。 

A型鏈球菌介紹 

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主要影響3至15歲兒童,潛伏期約1到5天。它不僅會感染上呼吸道,還可能感染皮膚或肌肉組織。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扁桃腺發炎、草莓舌和粗糙皮疹(猩紅熱),嚴重時可引起膿皰瘡和蜂窩性組織炎。這種細菌入侵肌肉筋膜後,會造成組織壞死,故有「食人菌」之稱。 

毒性休克症候群(TSS) 

 它不僅會感染上呼吸道,還可能感染皮膚或肌肉組織。圖pxhere提供

在少數情況下,A型鏈球菌感染會惡化為TSS,症狀包括發燒、四肢疼痛,迅速發展為腎衰竭和呼吸衰竭,甚至導致休克死亡。日本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指出,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TSS,但自2023年底以來,50歲以下患者也在增加。 

預防與治療 

由於A型鏈球菌通過皮膚傷口、飛沫和喉部感染,專家建議民眾赴日旅遊時戴口罩、勤洗手,並小心處理皮膚傷口,以降低感染風險。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傳染病學教授菊池賢也提醒,若皮膚發生腫脹且迅速擴散,應立即就醫。感染A型鏈球菌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療,多數病人在治療1至2天後退燒,但需持續用藥10天。 

台灣疾管署表示,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於法定傳染病,但每週檢出病例數在22至36件之間,與近4年趨勢相當,未觀察到異常狀況。專家建議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以預防感染。

延伸新聞

我想要留言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