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台灣先生拍《西貢夜未眠》微電影 重現昔日娶回「越南嬌妻」

台灣先生與越南媳婦,重現當年跨國愛戀。 圖/蕭安廷提供
台灣先生與越南媳婦,重現當年跨國愛戀。 圖/蕭安廷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編輯/高銘佐

現今的台灣,正走向嶄新型態、多元文化的社會,人口組成不再僅是以「四大族群(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為主,自從1990年代以後,台灣的「外籍配偶」多以來自越南居冠,累計至今在台灣的新住民及其子女人口數突破百萬大關,因此新住民等相關議題逐漸受到重視。除了各政府機關、NGO組織致力倡議新住民權益外;在藝文領域,大家也期待看到更多以「在台新住民」為主題的影視作品。

長年推動新住民照顧、輔導等福利措施的「桃園市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近期舉辦「新住民、新二代、移工-影像工作坊」,請來專業講師教導新住民及其子女學習攝影技巧、剪輯技術,讓新住民家庭透過鏡頭呈現獨特的故事,並提供多元發表舞台。工作坊的學員當中,有一位台灣先生-蕭安廷,將自己當年與「越南嬌妻」的跨國愛戀,並且找來兒子與女兒重新演繹昔日與妻子趙麗明倆人的台、越戀愛故事,推出《西貢夜未眠》微電影。

蕭安廷製作《西貢夜未眠》刻話台越婚姻。 圖/蕭安廷提供蕭安廷製作《西貢夜未眠》刻話台越婚姻。 圖/蕭安廷提供

歷經4個月的製作與拍攝,蕭安廷不但擔綱導演職務,從議題發想、編排劇情、攝影剪輯到影片後製,獨自一人完成。蕭安廷向《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編輯分享,陪著妻子參與影像工作坊活動,原先從一個月的實體課程,因為遇到了疫情而改成線上授課,課程時間也從一個月延展成四個月,學習過程發現自己對於影像與鏡頭產生興趣,經過與指導講師數次討論,決定重新刻畫當年與妻子在越南胡志明市,如何相遇戀愛,直到走向紅毯。

蕭安廷坦言,跨國戀愛並非一件易事,除須克服倆人最基本的母語不同,以及要適應雙方國家文化與習俗,幸好自己對於任何「新」的人事務,不僅充滿好奇心,更敞開心胸接受異國與寶島台灣的不同。記得第一次踏進有著「東方巴黎」美譽的越南-胡志明市,老一輩長者稱它為「西貢」,這是當年殖民時期保留下來的名字,這座城市充滿濃郁法式風情,街道上的法式建築更是記憶深刻;然而,製作《西貢夜未眠》同時,彷彿與妻子「重新戀愛」。

延伸閱讀:熱愛寶島!新住民二代「定居台灣」 陳啟明投入緬甸語教學

蕭安廷子女共同演繹昔日倆人戀愛過程。 圖/蕭安廷提供蕭安廷子女共同演繹昔日倆人戀愛過程。 圖/蕭安廷提供

微電影《西貢夜未眠》,不僅是蕭安廷與妻子趙麗明倆人愛的結晶,更是許多台灣、越南兩地民眾來往交流密切,雙方相知相愛步入婚姻的縮影;且隨著越南女子嫁到台灣的人數不斷增加,中央政府當起領頭羊,頒布許多利於外籍配偶的友善政策,提高新住民朋友在台生活品質與福利,減少她們融入台灣社會時面臨的困難,包括:文化、風俗習慣的差異及語言不通,缺乏對台灣丈夫、生活環境及婚姻家庭法律的瞭解。

從《西貢夜未眠》也呈現,台灣早期社會對東南亞女性的刻板印象,如蕭安廷的祖母起初「反對孫子娶越南女子」,直到與來自越南的趙麗明倆人返台旅遊時,將趙麗明帶回家中「見阿嬤」,相處期間展現越南女子性格細心、勤奮、關愛家庭的一面,陪伴阿嬤每天準時收看的鄉土劇,即使趙麗明當時不諳台語,卻仍以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慢慢拉近與阿嬤的距離。直到倆人返台旅遊日子接近尾聲,趙麗明主動給了阿嬤一個緊貼的擁抱,畫面溫馨感人。

延伸閱讀:「海歸新二代」李如寶 探尋自我認同、創桌遊介紹越南文化

蕭安廷將《西貢夜未眠》做為結婚十週年紀念禮物。 圖/蕭安廷提供蕭安廷將《西貢夜未眠》做為結婚十週年紀念禮物。 圖/蕭安廷提供

突如其來的擁抱,阿嬤隨即說道:「什麼時候,麗明再來台灣看阿嬤?」這時候的蕭安廷心底知道,阿嬤在暗示著倆人,要蕭安廷趕緊將趙麗明迎娶回家。蕭安廷說,如今一家人能夠幸福美滿,除感謝妻子不畏越南、台灣的跨國愛戀,對於阿嬤的心境轉換更為感恩,無論是妻子或是阿嬤,都是蕭安廷最愛的家人。由於這段台越戀愛故事,每一段經歷都是獨一無二,蕭安廷在拍攝《西貢夜未眠》時,巴不得將每個階段、每個細節,全部塞進影片。

蕭安廷告訴《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編輯,與妻子的戀愛過程就像是種子,造就美滿婚姻的豐盛果實,因此許多相處過程都想在影片中呈現,不過經影像工作坊講師指導,才知道剪輯影片要「斷、捨、離」,將分散的片段重新組織,以最美好、最精華方式呈現。蕭安廷也透露,今年是與妻子趙麗明結婚第十週年,藉由參與「新住民、新二代、移工-影像工作坊」,將獨自完成的《西貢夜未眠》送給妻子,更有孩子與阿嬤共同見證倆人「跨國婚姻」愛的結晶。

延伸新聞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