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重點新聞

寶礦力水得廣告到掌鏡《海街日記》是枝裕和三部電影!專訪日本攝影師瀧本幹也,跨平面到動態捕捉空氣感

翻開瀧本幹也的生涯,是少見的橫跨平面與動態攝影。(圖 / LaVie提供)
翻開瀧本幹也的生涯,是少見的橫跨平面與動態攝影。(圖 / LaVie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翻開瀧本幹也的生涯,是少見的橫跨平面與動態攝影,可以註記上寶礦力水得、SAPPORO黑標生啤酒、Mr.Children等關鍵字,也曾為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建築師隈研吾拍攝。他更和導演枝裕和是搭擋,擔任電影攝影師的處女作《我的意外爸爸》一舉奪下2013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他的每一個快門、運鏡的背後,藏匿什麼細節與布局?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攝影? 

一切得回溯至童年時期,如同其他男孩們熱愛棒球、汽車模型一般,年幼的瀧本幹也每晚守候在望遠鏡前,深深著迷於天文觀測。在比起「熱愛拍照」,更像是為了「留下觀察紀錄」的過程中,他漸漸對透過鏡頭窺看世界產生興趣,甚至在小學的畢業紀念冊寫下「未來想成為一個有名的攝影師。」他抱著一顆反骨的心,質疑當時泡沫經濟下人們一味競逐高學歷、高收入的價值觀,在高二時毅然遞出退學申請,隻身前往東京。輾轉待過數個攝影工作室,直到某天看見一張廣告海報——攝影師藤井保的JR東日本廣告「邁向日本的下一步。」(その先の日本へ。)。 

1990年代日本廣告業界追求氣派與華麗,不惜砸重金搭景、強調聲光效果,藤井保的海報中既沒有家喻戶曉的明星,背景也只見樸素自然景緻,傳遞出的溫情與感性卻打動人心。瀧本幹也決心師事藤井保,形容擔任助手的4年是「非常珍貴的時光」,學到的不只有技巧,更多是作為一名攝影師的態度。「攝影師肩負企業的形象,必須抱著良知進行攝影,更得誠懇待人,不可在創作中造假,這些價值觀直到現在仍深深地影響著我。」 

不斷追求突破的商業攝影歷程 

藤井保的照片帶有獨特的「濕度」,乍看簡約的構圖卻蘊藏強而有力的訊息。瀧本幹也坦承在23歲獨立創設個人事務所之後,曾長時間苦惱於發展自我風格。「我曾有一段時間刻意不去思考藤井老師的拍攝手法,從自己喜愛的攝影風格別開目光,很是痛苦。」他漸漸地找回童年觀察世界的方式,從自身五感中摸索、不再外求他人,繼承了藤井保影像的「空氣感」,同時有了自己冷冽捕捉瞬間的眼光。他開始活躍於平面和動態領域,SUNTORY天然水、運動飲料寶礦力水得、營養口糧Calorie Mate等等著名廣告皆出自他手。 

瀧本幹也提到拍攝廣告時總會碰到難題,首先是如何在同樣的品牌形象之下,做出不落窠臼的視覺效果;其次是突破商品的刻板印象,拿出不同的創意傳達廣告訊息。以飲料廣告為例,「手拿飲品」或「喝下飲料後發出讚嘆」的畫面固然是安全牌,但他總會進一步思考該如何跳脫安逸的呈現方式。如同在2022年寶礦力水得平面廣告中,瀧本幹也和團隊經反覆測試,以棉花、乾冰和噴霧器打造出以假亂真的巨大雲朵,呈現出揮汗奔馳後漫步雲端的躍動感。而在2023年他則掌鏡動態廣告,分別在澳洲與日本兩地完成攝影,描繪高中生閃耀動人的青春模樣。其中在涉谷十字路口上替兩位主角打上聚光燈的場景,特別出動戲劇搭景用的大型照明,以營造出動畫一般的繽紛世界觀。2023年為寶礦力水得動態廣告拍攝時正值COVID-19期間,學生生活受到限制,因此透過廣告傳達明亮、充滿生命力的感覺。(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和無聲等待完美光線、構圖的平面攝影截然不同,充滿動態能量的廣告拍攝現場,讓他體會到和團隊共同「料理」一幀幀畫面的成就感。與平面設計師服部一成、森本千繪及藝術總監佐野研二郎等人合作廣告的經驗,培養起他對畫面的想像力與追求完美一瞬的堅持。對於當今廣告業界平面、動態專業的分化現象,他認為是為效率完成拍攝的必然結果,分工讓人能依循過往經驗。但當不同專業的人齊聚一堂時:

「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判斷,背後或許都隱藏能讓作品更臻完美的祕密。各自業界裡的常識,有時在第三者的眼中其實很不合理,所以也有必要適時地拋出質疑。」

「沒想到執鏡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是枝裕和的作品」 

瀧本幹也亦跨足影視製作領域,不僅執鏡《篤姬》、《龍馬傳》、《真田丸》及《直衝青天》等NHK大河劇主視覺,最為人所知是他擔任導演是枝裕和電影攝影師的3部電影作品——《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和《第三次殺人》。兩人緣分始於他作為藤井保第二助理時的電影《幻之光》,其後在《空氣人形》迎來首次的合作,那時他擔綱劇照師,但只要有空檔就特地前往現場見學。「那時我毫無顧忌在電影攝影師李屏賓身邊觀察他的掌鏡,據說這讓導演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後,是枝裕和真邀請他擔任《我的意外爸爸》攝影指導,他雖有預感總有一天會參與電影拍攝,但沒想到處女作就是是枝裕和的作品。

「因為我喜歡挑戰未知領域,所以馬上答應了。」 

這成為影響瀧本幹也最深刻的創作經驗。他透露過程中,一直苦思要如何捕捉演員們細膩的演技。直到坎城影展首映,途中不時聽到觀眾的笑聲和啜泣聲,甚至播畢後人們起身鼓掌超過10分鐘,他終於鬆了口氣,淚水奪眶而出。他開始相信影像有跨越語言的能量,「從事平面、電視廣告工作時,很難直接收到觀眾的回饋,但透過這次經驗,讓我更確信自己有說故事的能力。」長年來的廣告拍攝經驗對構思電影畫面有很大幫助,「每一部電影的世界觀都有所不同,包含畫面的色調、取景的方式,必須透過鏡頭營造出強弱變化。在實際開拍前,得事先整理好布局,畢竟畫面會直接影響電影呈現的印象,必須非常謹慎地規劃。」 

瀧本幹也分享,在拍攝《我的意外爸爸》時,他試圖以光影對比強調兩個家庭的社會地位差異。整部作品盡可能採用自然光,維持在勉強能看清楚演員表情的亮度。其中雙方孩子接受基因檢查那幕,長廊甚至幾乎只以黑影呈現。掌鏡《海街日記》的過程中,先以電影負片拍攝後再轉錄拷貝在柔性色調的投影正片上,帶出電影溫暖卻又清新的氛圍,「我想像在和煦穿落樹木縫隙的陽光(木漏れ日)中,柔和包圍4個姐妹的世界。」而《第三次殺人》貫穿全篇、共出現7次的同一個看守所會客室布景,在密閉、單調的空間中他切換取景角度和照明,賦予各畫面不同印象。演員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兩人隔著壓克力板對峙時,他巧妙運用透射鏡面重疊兩人身影,完成象徵性的一幕。 

從宏觀宇宙看向微觀的寺院與花 

直至今日,瀧本幹也多數時候仍以底片拍攝。他提到,底片與數位乍看差異不大,但底片成像仍較為自然,「就算一直盯著看也不會累,很順地就進入了腦海中,也更容易打動人心。而數位相機雖然方便,但拍出來就是有種說不上的單薄感。」他解釋,像是使用操作繁複緩慢的大畫幅底片相機拍照時,是以肉眼觀看拍攝對象邊按下快門。這既有一種直接與被攝體對峙的緊張感,想到光線正在穿越身旁的鏡頭,總會升起敬畏之心。「這些情緒都會一一投射在照片之上。」 

「我的攝影主題總是與社會密切相關,並以適當的距離觀察著我們所關心的時代。」他帶著大畫幅相機旅行, 2007年《SIGHTSEEING》在16國定點捕捉下群聚觀光名勝前的遊客,些許嘲諷地記錄下這消費社會。他的 鏡頭也更多面向摯愛的自然地景,畫面往往屏除主觀情緒,帶給觀眾一種靜止、非現實的觀感。像是2009年 《GRAIN OF LIGHT》拍攝海浪波光翻騰的韻律,2013年《LAND SPACE》則聚焦於航太工業與純粹地景,以宏觀角度記錄下土地與太空的原始模樣。

「我多半是以天空的視角,而不是人的視角拍攝,將地球視為一顆行星。例如,想像從宇宙俯瞰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的景象,或是在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8分20秒長的時間,將快門打開,捕捉海洋的動態,讓宇宙的時間流曝光在底片上。」 

繼2018年《CROSSOVER》一書精選生涯作品,至今瀧本幹也邁入職業25年,在今年2月又一次編輯厚達600多頁的《Mikiya Takimoto Works 1998-2023》。問及近年創作上是否有心態上的變化?「疫情期間我好幾次逃離密閉的房間,走到無人的河邊專注地拍油菜花田。只是這次不是由空中往下俯瞰,而是躺在地面上仰望天空,近距離地感受地球的脈動。」2020年在京都妙滿寺的展覽成為契機,寧靜的寺院中,他領悟到一花一世 界、萬物背後皆有各自存在卻也彼此相繫的宇宙。一直以來宏觀記錄大地的他,開始以寺院與花的微觀主題進 行創作,系列預計於今夏集結出版。 

對瀧本幹也來說「常態」是不存在的。而不變的是,他對待攝影如一的真誠態度。商業廣告與個人創作對他並無二異,兩者最終都歸結到「如何全力地享受拍照」。客戶需要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是攝影師才發想得出的提案?該如何事先準備?拍攝現場的流程又是如何?他觀察到過去5年廣告日趨數位、網路化,短影音、更具淺顯說明性的影像需求高漲,可這也會是攝影純粹表現力道更加突出的時代。「在這個AI逐漸取代人類的年代,重要的是該如何創作出只屬於自己的作品、表現方式。我相信唯有那些絞盡腦汁摸索出最佳解答的拍攝現場,才能誕生出撼動人心的作品。」 

瀧本幹也
平面、影像攝影師。1974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以平面廣告為首,活躍於商業攝影、作品集製作、電視廣告和電影拍攝等各式影像領域。今年預計發表新作品於聯展《丹下健三和隈研吾》(巴黎日本文化會 館)、《WONDER - Mt. Fuji》(東京都寫真美術館)。IG:mikiya_takimoto對瀧本幹也來說「常態」是不存在的。而不變的是,他對待攝影如一的真誠態度。(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此文章經由La Vie授權轉載

延伸新聞

我想要留言

熱門新聞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icon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