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產學大師獎第五屆得主邱上嘉教授,成為該獎開辦以來首位「人文、設計、藝術領域」的得獎者。邱上嘉教授長年致力於台灣古蹟文化資產保存與修復,並協助文化部建立傳統工匠職能基準,為文化資產修復及工匠職涯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112年他更榮獲師鐸獎。國家產學大師獎第五屆得主邱上嘉教授(圖 / 翻攝自教育部官網)
邱上嘉現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並以專研建築聞名。自幼對老房子情有獨鍾,成長於台南的他,經常在赤崁樓與古都巷弄間穿梭,感受歷史氛圍。這種經歷促使他在東海大學建築系就讀,後來更選擇研究台灣傳統建築及建築史,進一步接觸老匠師,並記錄他們的傳統技術與生活記憶。
邱上嘉教授的研究促使他深入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工作,協助制定傳統工匠職能基準及分級制度。他推動職能基準,並將工匠核心職能的鑑定、薪資待遇與產業發展納入考量,制定了完整的配套規劃,鼓勵年輕人學習傳統技術,並留在產業中。
古蹟修復是一項高技術門檻的工作,要求以傳統工法進行修復,因此邱上嘉協助文化部訂定傳統工匠的最低參考薪資,優於市場行情,保障工匠待遇,提升工匠尊嚴,並激勵更多人才投入修復產業。邱上嘉指出,隨著古蹟與歷史建築數量的增加,古蹟修復需求日益增長,產業前景光明。
根據文化部統計,台灣古蹟與歷史建築數量接近3000處,且每年增長約100處。政府對文資保存的預算也在不斷攀升,然而修復工作卻面臨工匠人才短缺的挑戰。邱上嘉強調,時間緊迫,工匠技藝的傳承刻不容緩。
邱上嘉教授數十年來推動傳統工匠人才培訓,並致力於將AI人工智慧與傳統技藝結合,提升教學效率,吸引年輕人投入這個行業,賦予古蹟與老建築全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