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博愛座不限年齡,請發揮同理心與關懷

台北捷運自2007年起,陸續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好孕胸章,旅客可在車站詢問處免費索取。(圖/台北捷運提供)
台北捷運自2007年起,陸續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好孕胸章,旅客可在車站詢問處免費索取。(圖/台北捷運提供)

近來台北捷運文湖線廣播宣導「博愛座年齡不是唯一標準,請發揮同理心、愛與關懷」,獲得廣泛好評。台北捷運公司表示,不希望博愛座淪為年齡或道德綁架的工具,而是希望乘客能夠理解其原本的立法美意。

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博愛座引發了許多討論,捷運公司透過廣播讓民眾明白設置博愛座的目的,強調年齡不是唯一的標準,而是要鼓勵乘客發揮同理心和愛心,讓給有需要的人。這一倡導將擴大到其他路線。 

 不少民眾認為應該廢除「博愛座」,但也有民眾認為需要保留、照顧隱性需求者。(圖/攝自網路)

不僅北捷,台中市交通局也推出不限年齡的「博愛貼紙」,呼籲乘客見到有需要的人時讓座,並將其納入小學教材,培養孩子們的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

北捷強調,博愛座的使用原則不僅限於年齡,身心障礙者、孕婦、行動不便者、抱小孩的家長、身體不適者以及其他有實際需求的人都應優先使用博愛座。 

讓不讓位並非只是椅子顏色的區別,而是你我發自內心的同理心。(圖/攝自網路)

新北捷運和台中捷運早已將廣播改為「請將座位優先禮讓給需要的旅客」,不再特別強調「博愛座」,而是提倡乘車禮儀,任何座位都可以讓給有需要的旅客。

此外,北捷自2007年起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和「好孕胸章」,提供給孕婦、身心障礙者、年長者或身體不適的旅客;台中捷運和台中市公車也有類似的「博愛貼紙」,供有需要的旅客索取,以便其他乘客識別並禮讓座位。

台北捷運自2007年起,陸續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好孕胸章,旅客可在車站詢問處免費索取。(圖/台北捷運提供)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公車「博愛座」圖卡的設計源自於陌生人的關懷,去年更被南一書局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科教科書,讓博愛座的理念從小扎根於孩子心中。

我想要留言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