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銀行繼「聽濤之行-陳琪華個展」深獲好評後,盛情邀請張泉豐老師自本(109)年2月3日起假該行「館前藝文走廊」舉辦「光語色-張泉豐油畫個展」。
張泉豐老師1965年出生於臺灣省苗栗縣,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現職專業畫家曾多次舉辦個展及聯展。其作品1999年獲得南瀛美展油畫類首獎、多次在全省美展與台陽美展上獲獎、於2013年又獲得聯邦印象大獎首獎的肯定。
張泉豐老師擅長描繪臺灣當代風景,他說:「土地、記憶提供我畫畫的熱情。」又認同「一切色彩都是光的表現形式」作為一個畫家,如果能了解色彩語言,並能充分地加予運用的話,其創作必能更加有效地傳達內在的情感。色彩感受是視覺過程中極為有力的情緒因素,並加以有意識的安排它在視覺所運作的方式,必可明確地將作品的表現內容傳達出來。丹納《藝術哲學》提到藝術要(representation)「模擬再現」的是「事物的結構組織與配合」,畫家還要將對物象的獨特的感覺或主要概念,改變放大誇張並加以清晰化。藝術家需要一種不可或缺的天賦,就是必須要有特殊的感覺,在事物的面前,其感受力必須強烈而獨特、迅速敏銳又細緻、而且能深入事物的內在核心,不可抑制想要表達內心的感受,不由自主地進而產生強大的創造力,接著他激動活躍地重新的琢磨、變化、擴大、誇張、顯明主要特徵,並將次要特徵概念集中思索、改造、運用。做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是必須要以上提到的特質和天賦,如此才能成為一個「理性的模擬再現者」,其藝術才能登峰造極,張老師的作品呈現出內斂寧靜氣氛,卻又充滿流動感。
觀者可以看到畫家新創作風格,細膩的彰顯了來自土地的力量。由微觀與宏觀的角度觀賞,其延續了前輩畫家對綠色的讚頌,也拓展了60世代畫家寫實技法的新視界。臺灣風景畫創作,從記錄采風性質到探索,初看猶如遠近鏡頭的轉換,實則已不止於此,隨著世世代代畫家的接續,表現臺灣風景畫的繪畫風格,已經逐漸由自然寫實到印象主義,再推移到新寫實,並融入更理性的觀察思考。臺灣畫家用了將近一世紀,在風景畫的題材上才找到充分的自信與共鳴。
土地銀行向來熱心社會公益,一本「追求永續發展、邁向優質金融機構」之宗旨,誠摯邀請各界蒞臨觀賞張泉豐老師的畫作,共同感受其深厚的文藝造詣。本展次自本(109)年2月3日起,於該行總行「館前藝文走廊」(臺北市館前路46號)開展,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17時(免費參觀,例假日不開放),109年2月20日中午12時卸展。
新聞來源:台灣英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