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許聖梅之前跌倒骨裂,檢查後才驚覺自己患有肌少症,特別是腿部肌肉量嚴重不足,導致一摔就傷得不輕。高醫中和紀念醫院李純瑩主任提醒,台灣每五位女性就有一人面臨肌肉流失問題,尤其女性在40歲後雌激素減少,影響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進而加速肌力與耐力下降。改善肌肉流失,保持良好運動固然重要 (圖/Heho健康提供)
高齡醫學科方姿蓉主任指出,肌少症常被誤認為單純老化現象,腰痠背痛、易疲倦、四肢無力等都是可能徵兆。若未及早改善,可能導致跌倒、骨折,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對個人與家庭都是沉重負擔。運動搭配營養改善肌肉流失 (圖/Heho健康提供)
李主任也分享門診案例,一名獨居長輩因營養攝取不足導致明顯消瘦、行動遲緩,求診時已確診肌少症。她建議日常應結合運動與營養補充,包括每日每公斤體重30大卡熱量、1.1克蛋白質,以及多元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必要時也可透過營養品補足缺口,才能有效預防肌肉流失與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