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壇的年度盛事,2020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典禮11月14日舉辦,將贈發百萬獎金的「金典年度大獎」、引領文學風向的「金典獎」與獎勵新人的「蓓蕾獎」。文學界老將、新秀前來分享獲獎者心情與榮耀,一同見證臺灣醞釀出的文學,如此多元、豐厚。
臺灣文學金典獎總獎項為8名「金典獎」,從中取1名獎金100萬元的「金典年度大獎」,另7名可分別獲贈獎金15萬元。並有3名獎勵首次出版新人的「蓓蕾獎」各獲贈獎金15萬元。除獎金外,各得獎者皆頒贈獎座1座。
從德國柏林返臺領「金典年度大獎」的陳思宏表示:《鬼地方》寫家鄉彰化永靖,出版之後曾擔心原鄉書寫,與這個世界的關聯不夠,但陸續收到許多讀者訊息,把永靖換成他們的原鄉、人物、場景、色調後皆相通,他發現:原來,你我都來自鬼地方。他也特別強調:臺灣是我最大的創作資產,島嶼給我絕對的書寫自由,我永遠珍惜。
陳思宏是傳統農家的第九個小孩,他提及自小常在數學課本上寫詩,在理化課本上寫小說。小地方、舊時代,沒有人跟他說,性向無妨。青春歲月,他花了很多力氣與自己的同志身分搏鬥,逃離原鄉,也懼怕回家。《鬼地方》寫返鄉,主角重回不自由的島嶼年代,痛哭一場。他希望,下一代的自由臺灣人,再也不需要為了爭取自由而損傷,再也不用為了自己的性向、性別而哭泣。
「金典獎」得主分別發表得獎感言。郭強生表示:很開心以《尋琴者》再次獲得金典獎。歲月慢火繼續地熬燒,生命濾網反覆篩去了雜質,終成為《尋琴者》這樣的沉靜。活過,就會長出文學,我是如此深信的。
黃春明認為:我用自己的腳讀地理,村裡莊外,海邊山野,到處跑透透,人也見多。這些經驗,成了《跟著寶貝兒走》的創作材料。如果生活即是教育,那麼年紀就是代表我的資歷。敬請原諒,讓我依老賣老,自我安慰一番。
廖瞇指出:寫出《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是面對自己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的,然後在寫完後,持續面對。感謝在我生命中曾經好好對待我的「每、一、個、人」,使得我累積足夠的力氣去面對自己的害怕,並學著不去逃避,學著靜下來看別人也看自己,學著去了解什麼是愛。
劉宸君《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是 2020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參選作品中,最特殊的一本,因為書成之際,19 歲的作者劉宸君,在尼泊爾高山健行時,因遇暴風雪,避難於岩洞時不幸離世。編者之一羅苡珊代為發表感言:宸君面對死亡的書寫,成為了文學。代表的是更重要的意涵——愛,也能夠跨越生死。
蘇致亨表示:《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這樣一本寫「失語世代」的故事能夠獲獎,內心非常感動。關於戰後臺灣史,還有太多太多的空缺、誤會與謎題值得我們去探索。
榮獲「金典獎」與「蓓蕾獎」的林新惠指出:《瑕疵人型》的「科幻」像飛機離開地表後,才能看見地面物的整體結構。感謝金典獎讓我知道摸索出來的航高,是可行的;讓我多一些信心面對航行時的亂流。同獲雙獎項的陳昌遠說:《工作記事》蒐羅近6年詩作,感謝報紙印刷廠工作,讓我在面對印刷機輪轉時,內心也能輪轉我的文學夢。「蓓蕾獎」得主之一蔡翔任表示:這幾年的摸索經常讓我陷入自我疑懼、不安與孤單,生怕自己的美學追求原是歧誤而白忙一場。所以,《日光綿羊》得獎的肯定對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勵,讓我可以繼續用寫詩來感謝這一切。
各得獎者感言與各評審委員對得獎作品之短評,均收錄於臺灣文學館出版之《2020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特刊》。
新聞來源:台灣英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