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陳婆婆相當注重身體健康,也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包含氣功和跳舞,還得過舞蹈比賽冠軍;但近來卻經常無故跌倒,經骨密度檢測後竟是高風險族群。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醫師表示,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患者一旦骨折危及生命的程度恐甚於三高或癌症。
聯合國預估亞洲地區至2050年,將會有13億超過60歲以上的人口,其中25%為80歲以上,可見骨鬆防治工作刻不容緩。據統計,骨質疏鬆因為沒有症狀,導致近八成患者直到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症的情況,使得疾病預防工作難度更高。
林高田理事長提醒:「若50歲後發生骨折、出現身高縮水超過4公分、站直時後腦勺與牆距離超過6公分、肋骨下緣與骨盆之間小於一指幅寬或2公分,就可能懷疑是骨鬆骨折所造成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台灣髖關節骨折每年近2萬例,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5年死亡率高達5成,嚴重性甚至超越大部分癌症。除了年齡、性別、家族史外,頻繁跌倒更是提高骨鬆骨折風險的危險因素之一!
老年人步態異常不僅受到年齡增長而有所影響,也與本身肌力、反應能力大不如前,或是其他潛在疾病有關而不容忽視。骨質疏鬆症學會陳崇桓秘書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可能感到舉步維艱、腳抬不高、步態緩慢及不穩,就容易發生跌倒。
新聞來源:台灣英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