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8成5的民眾對於尿失禁認知嚴重不足,九成民眾誤以為漏尿就是「膀胱無力」;有研究指出,尿失禁患者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一般人的2倍。醫師建議如果有發生漏尿或尿失禁的情況,要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後再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改善!
4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每4個就有1個曾經歷漏尿的困擾,全球約有4億以上的人口受到影響。近期剛出爐的「2019泌尿健康大調查」,發現民眾有高達8成5對於尿失禁認知嚴重不足,近7成的受訪者認為漏尿是老化正常現象,9成以上民眾誤以為漏尿就是「膀胱無力」,更有7成女性錯把衛生棉當漏尿墊。
而尿失禁除了造成心理困擾外,也被稱作國民社交癌。調查顯示,近9成3的受訪民眾都認為漏尿會被他人用異樣眼光看待。很多長輩一旦有漏尿問題後,因為害怕出門在外發生漏尿、擔心漏尿被別人發現,開始減少與他人的互動、放棄原有的社交生活,甚至足不出戶,生活與人際關係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表示,造成尿失禁的原因十分複雜,不應該把它都當成「膀胱無力」來解釋,膀胱功能的異常、年齡增長造成的生理變化、肥胖、便祕、懷孕生產及攝護腺肥大還有很多疾病跟藥物都有可能會增加尿失禁發生的風險。而尿失禁的類型、治療原則會因為尿失禁成因的不同有所差異。
為響應世界尿失禁週World Continence Week(WCW),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今年首度舉辦中高齡尿失禁防治與健康促進論壇。國健署、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高齡照護暨教育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與台灣助產學會等代表共同出席簽署「大齡人生不失勁」行動宣言,高聲呼籲民眾關注尿失禁的議題。
新聞來源:Taiwa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