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全球新聞網 陳瑜琳/臺北採訪報導] 來自馬來西亞的馬成發今年才二十二歲,卻已經有十二年的扯鈴資歷,和許多對未來感到懞懂的大學生相比,他早已立定目標,決定往表演藝術的路發展。
國小三年級開始,每天跟著學校社團練習扯鈴,一晃就是十多年,自從看過臺北市立大學(前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學生表演扯鈴後,便興起了出國讀書的念頭。原來,馬成發過去就讀的高中相當鼓勵學生出國留學,因為在馬來西亞,種族依然是社會待解的問題。
馬成發表示,馬來西亞的高中主要分為公立中學、華文獨立中學(獨中)以及國際學校,前面兩者為多數學生選擇的學校,獨中由馬來西亞華人民間贊助維持而籌辦的,華人通常都會選擇這樣的學校就讀,而公立中學學生以馬來人為主,兩者教育內容相差甚遠,前者以中華文化為主,後者則強調馬來文化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體制下,馬來西亞的升學考試,也略為複雜,多數華人在避免被「馬來優先」的狀況下,都會選擇出國唸書。
來臺四年,馬成發表示,除了大家講話都非常有禮貌,以及學長姐制度讓他感到稍加拘謹外,生活適應都不成問題。也因為臺來唸書,看到的世界更廣,讓他感受到自己比家鄉的朋友更加清楚未來要的是什麼。
包辦《戰鈴》2018馬來西亞扯鈴錦標賽暨台灣亞洲杯扯鈴錦標賽資格賽之公開個人舞台賽,冠軍、最佳編排獎、最佳創意獎的馬成發表示,臺灣打開了他的眼界,未來還打算去歐美從事扯鈴表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