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成年氣喘攀高:兩種治療藥物差異

氣喘難根治,穩定控制病情,掌握5大原則.圖/Heho健康提供
氣喘難根治,穩定控制病情,掌握5大原則.圖/Heho健康提供

近幾年台灣氣喘患者持續增加,過往都認為應該是「小兒氣喘」反覆發作延續到成人,但現今外在環境有許多誘發因子,導致有部分患者是到成人期才發生的氣喘,甚至也有調查顯示,60 歲以上仍然有可能首度罹患氣喘。雖然至今無法完全根治氣喘,但確實能透過藥物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氣喘會長大後才發作? 

小敏是一位 30 歲上班族,長期以來都維持著忙碌的生活節奏,最近感到身體越來越疲憊,但一直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某天熬夜趕工後,她開始出現鼻子發癢、流鼻涕和胸悶等症狀,以為這只是普通的感冒,但症状持續了一到兩個月,並無改善。 

某天天氣轉涼加上空氣汙染加重,下班後開始咳嗽不停,呼吸也變得急促,立即到急診就診,才發現是氣喘發作,才驚覺自己竟然也是氣喘患者。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藥劑科藥師陳玄青表示:「近年來成年後才出現氣喘的盛行率愈來愈高,從 7% 成長至 10% 以上,相當於每 10 位成人就有 1 人有氣喘症狀。」 

氣喘難根治!減少刺激物減少誘發機會

 

 氣喘難根治!減少刺激物減少誘發機會.圖/Heho健康提供

目前氣喘仍是一個不易根治的疾病,患者只能藉由調整生活型態、改善環境或使用藥物來控制。陳玄青認為:「氣喘最麻煩的地方,就是沒有症狀時,往往讓人誤以為痊癒,但一旦遇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氣溫劇烈變動等刺激因子,就可能誘發急性發作。」 

因此面對氣喘,最好的方式是避免接觸刺激因子,搭配積極定期回診追蹤並遵從醫生指示按時使用藥物,以控制症狀、降低急性發作為首要目標。 

穩定控制氣喘把握五大原則

 

 氣喘能透過藥物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圖/Flicker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治療原則首重緩解持續存在的發炎。目前氣喘的藥物治療大多以吸入劑為主,主要分為兩大類: 

  1. 緩解型吸入劑:迅速緩解病人的支氣管過度收縮導致的急性症狀,例如咳嗽、胸悶、喘鳴,因此可作為急救藥物。
  2. 控制型吸入劑:吸入型類固醇、長效型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及長效型抗膽鹼吸入劑,主要藉由減輕氣管發炎及黏膜水腫來預防氣喘發作,需要每天定期使用來控制氣喘症狀。 

當使用含有類固醇的吸入劑時,需在每次使用後漱口以減少口腔念珠菌感染發生的機率。 

陳玄青特別提醒成人氣喘患者,需謹記以下五大原則: 

  1. 遵循醫囑,按時用藥
  2. 定期回診,持續追蹤
  3. 保持清潔,遠離過敏原
  4. 拒絕菸害,避免刺激物
  5. 規律運動,調整體質 

面對氣喘,不應害怕或逃避,雖然它不一定能根治,但若好好控制,發作的頻率與嚴重性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想要留言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