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重點新聞

別再焦慮孩子的外貌!心理師教你4招建立正確審美觀

 青春期孩子容易因社群媒體而產生外貌焦慮,家長若能對外觀與打扮保持正向態度,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圖 / Heho提供)
青春期孩子容易因社群媒體而產生外貌焦慮,家長若能對外觀與打扮保持正向態度,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圖 / Heho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對於外表的關注會變得格外敏感,這是許多家長不得不面對的挑戰。當孩子鏡前逗留時間越來越長,或是為了追求流行而頻繁改變穿著風格,家長們可能會開始感到擔憂。究竟這是孩子正常的自我探索,還是被不健康的審美標準牽著走?心理師強調,青春期孩子關注外貌並非壞事,關鍵在於如何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審美觀,並從中培養自信。青春期孩子重視外貌是發展身體意象的過程,有助於建立自我概念與獨立,反映他們對自身形象的認識與看法。(圖/翻攝自pexels)

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通過外表打扮來表現自我,然而,家長不經意的話語卻可能成為孩子壓力的來源。常見的「NG句型」如「時間到了,怎麼還在照鏡子?」或「衣服太短,換掉吧!」等,可能讓孩子感到被批評或否定,進而影響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台北市聯合醫院心理師饒怡君提醒家長,青春期是建立自我形象的重要階段,家長應該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陪伴孩子,而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壓抑他們的自我表現。 

媒體塑造的審美標準會誤導孩子
現代媒體經常推崇「瘦就是美」、「肌肉才是男子氣概」,這些刻板印象對於青春期孩子的影響尤為深遠。研究顯示,超過一半的台灣學生表示,媒體會影響他們對外貌的評價。當孩子過度追求明星或模特兒的體型時,他們容易陷入對自身外貌的不滿足,甚至為了達到這些「完美」標準而採取極端措施,如過度節食或使用減肥藥。 

4大技巧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審美觀
饒怡君指出,家長在這個階段應該扮演積極的引導者,運用正確的對話技巧來幫助孩子避免掉入不健康審美觀的陷阱。以下是4個實用的技巧: 

  • 尊重孩子的外貌選擇  
    青春期的孩子正努力在探索自我,外表打扮是他們建立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如果家長一味批評孩子的穿著,可能會傷害他們的自信。相反地,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去自由發揮,並適時表現出對他們打扮的欣賞,這將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自尊心。 
  • 鼓勵孩子參與多元活動,提升自信 
    孩子們常常因為同儕的影響而改變外表,這是一種從眾行為,目的是獲得認可。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參與各種有興趣的活動,幫助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減少對外表的過度關注。當孩子對自身能力感到滿意時,他們將不再過分依賴外貌來尋求肯定。 
  • 引導孩子理解正確的審美標準  
    與其批評孩子的穿衣打扮,不如與他們討論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幫助孩子理解社會對外表的要求並不是絕對的,並且穿著應該與社會情境相符。這樣,孩子能逐漸找到符合自己性格與價值觀的打扮風格,從而建立健康的審美觀。 
  • 澄清錯誤的觀念,避免極端行為 
    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討論關於身體和外貌的錯誤認知,讓他們明白過度追求瘦弱或強壯身材的危害。例如,使用減肥藥或節食等方式來改變體型,不僅無法持久,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通過提供正確的健康資訊,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避免陷入極端行為。 

青春期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關鍵時期,而外表往往是他們建立自信的重要基礎。家長應該通過正向的引導,幫助孩子在這段時間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審美觀,避免過度追求不現實的外貌標準。透過尊重、理解與適當的溝通,家長能夠協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體,並從中培養穩固的自尊與自我價值。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