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孩子在外沉默不語?或許是焦慮引發的「選擇性緘默症」

在家庭中活潑可愛的孩子,為何在陌生環境中卻變得沉默寡言?(圖/翻攝自自由健康網)
在家庭中活潑可愛的孩子,為何在陌生環境中卻變得沉默寡言?(圖/翻攝自自由健康網)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在家庭中活潑可愛的孩子,為何在陌生環境中卻變得沉默寡言?這種現象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的表現。這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背後隱藏著深層的焦慮情緒,讓孩子在新環境或面對陌生人時無法開口。

選擇性緘默症:不只是害羞

選擇性緘默症並非單純的害羞或不願說話,而是一種因焦慮而無法表達的狀態。許多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如魚得水,但一旦置身於陌生的情境,則會突然變得沉默。這不僅影響他們的學業和人際關係,還會讓他們感到困擾。

常見特徵

  • 家中與外界的雙重人格:在家中可以自由交談,但在學校或陌生環境中卻完全沉默。
  • 內心的掙扎:孩子對自己的狀況感到困擾,卻無法自我改變。
  • 持續影響生活:情況持續超過一個月,並明顯影響日常生活。

如何改善選擇性緘默症?

雖然選擇性緘默症需要時間來改善,但父母的耐心陪伴是關鍵。以下是幾個有效的引導方法:

  • 接納現狀
    專注於孩子的優點,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例如,讓孩子明白他們的敏感和包容是特別的優勢。
  • 正常化情況
    告訴孩子,許多小朋友也有類似的經歷,這樣可以減少他們的孤獨感,並鼓勵他們克服恐懼。
  • 適度鼓勵
    對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給予肯定,這樣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 避免過度焦慮
    家長應該調整自己的焦慮情緒,避免將不安傳遞給孩子。
  • 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
    與所有參與孩子生活的人(如祖父母、兄弟姐妹)溝通,確保他們了解如何支持孩子,避免施加壓力。
  • 逐步面對恐懼
    讓孩子在可控的情境中練習社交,逐步面對自己的恐懼,而不是完全避免。
  • 專業協助
    在必要的情況下,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以幫助孩子改善症狀。

選擇性緘默症的改善需要時間與耐心,但只要父母給予接納與支持,並搭配專業治療,孩子就有機會克服困難,找到自己的聲音。當他們逐步融入團體生活時,將會重新獲得自信,迎接更豐富的人生旅程。選擇性緘默症的改善需要時間與耐心(圖/翻攝自自由健康網)

原文出處: 自由健康網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