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宜花區原住民族實驗教育 透過協作交流

萬榮國小瓦旦‧卡洛教學組長(左3)及沈祐瑄民族教師(左1)至籌備學校新社國小進行教案(圖 / 翻攝自教育部官網)
萬榮國小瓦旦‧卡洛教學組長(左3)及沈祐瑄民族教師(左1)至籌備學校新社國小進行教案(圖 / 翻攝自教育部官網)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為培育具備學科知識與文化傳承能力的新一代原住民族人才,教育部國教署委託國立東華大學設立「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宜花區中心」。該中心協助學校發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課程,推動校際資源共享,建立各學制垂直整合討論機制,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能和教師的族群文化認識。 

國教署表示,該協作中心已在宜蘭縣大同國中與南山國小推行,每月進行一次文化課程銜接討論,初期盤點課程重複性,並對重複內容進行修正。當前已規劃小米祭儀、山林植物及藤編等課程,國小以體驗和遊戲為主,國中則安排技法和深層文化意涵的衍生課程。 

大同國中主任黃建豪指出,透過銜接討論機制,避免課程重複並確保課程的邏輯性與連貫性,使傳統文化能循序漸進地傳授,讓學生在認知、情意、技能方面均能紮實學習。南山國小主任格夏黑玳表示,銜接討論機制避免了重複學習,並在學生建立先備學習經驗後,使其在國中階段能更全面地學習泰雅文化課程。南山國小卓孟涵老師於成果展協同各校學生體驗射箭遊戲活動(圖 / 翻攝自教育部官網)

此外,協作中心推動各實驗學校的垂直整合,也採用先進帶領後進的方式。花蓮縣豐濱國小帶領鶴岡國小、永豐國小的校際結盟,或萬榮國小公開分享民族教育課程教案並進行實作分享,均有助於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發展。 豐濱國小及鶴岡國小師生共同演唱(圖 / 翻攝自教育部官網)

國教署強調,將持續透過協作中心安排各實驗學校交流課程設計與安排,協助後進學校儘速發展成熟,以培育更多熟悉自身族群文化的原住民族人才。

我想要留言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