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充滿挑戰,尤其面對那些「脫軌」的行為時,父母該如何反應,往往決定了孩子日後的性格與情緒健康。老一輩的管教方式可能訴諸打與罵,但現代心理學指出,要真正有效地幫助孩子成長,必須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心理師王淳慧分享了如何用四個步驟拆解孩子的思維,找出問題根源,共同尋求解方。
合理管教VS不合理管教,差異在哪裡?
孩子的大腦前額葉尚未發展完全,因而無法有效控制情緒。這意味著當他們面臨挫折或壓力時,常以哭鬧、打人等方式宣洩。因此,在合理與不合理的管教之間,如何區分?
合理的管教是以孩子為中心,家長的期待與要求基於善意,目的是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做了錯事,家長可以告訴他「這樣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而這些後果是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相對地,不當管教則是以成人為中心,父母可能常說「我是為你好」或「這樣才對」,並以負面懲罰來處理問題。當家長打孩子時,實際上也是在告訴他們「用暴力解決問題是可以的」。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衝突,還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一個無法預測的環境中成長,進而產生不安全感。
王淳慧心理師分享了一個個案,一名青少年與母親發生爭吵後,甚至對母親動手。這位青少年在學校是一個乖巧的學生,但為何在家卻有如此激烈的反應?經過深入探討,他表示:「媽媽以前想打我就隨時打我,現在我長大了為什麼不能打回去?」
這位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因為母親的情緒與管教方式反覆無常,讓他無法掌握行為的界限,最終這些焦慮與壓力都演變成攻擊行為。因此,父母的態度是否一致,是管教中的關鍵。反覆無常只會讓孩子感到更加迷惘與不安,甚至引發負面情緒的爆發。
面對孩子的衝突:先安撫自己,再理解孩子
每一次親子衝突都是理解彼此的機會。當孩子的情緒爆發時,王淳慧建議家長首先要「安撫自己,再安撫孩子」。在孩子陷入情緒失控的時刻,父母應讓自己冷靜,然後帶孩子離開刺激源,例如帶到房間冷靜片刻。這段時間,家長不需說教,只需告訴孩子「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聊」。
情緒穩定後,便是「找出原因」的時刻。當孩子打人、說謊或拒絕合作時,家長需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需求未被滿足、感到挫折、害怕被責備或希望引起注意。針對具體原因進行溝通,才能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與孩子共同找解方,多鼓勵少懲罰
當問題原因明確後,家長應與孩子共同討論解決方案。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讓他們更有責任感。例如,當孩子想要某樣玩具而偷竊時,家長可以告訴他:「你可以用其他方式獲得這個玩具,例如存錢或做家務換取」,並讓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案。當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式,他們更有意願去實踐,也會知道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應忘記多多鼓勵孩子。如果孩子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錯誤的行為無法被接受,也應肯定他勇於面對的勇氣。這樣的正向回應,會讓孩子在未來面臨類似情況時,更願意開誠布公。每一次的親子衝突都是彼此學習好的時間點,多一點的彼此交流,都能轉化成更好成長的養分。(翻攝自網路)
每一次衝突都是成長契機,理解比懲罰更重要
每一次親子衝突,其實都是學習與成長的契機。當孩子的行為看似「脫軌」時,背後往往隱藏著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情緒。透過理解而非責罵,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共同找出解決方法。多一點耐心,多一些溝通,每一場風波過後,親子之間的情感也會更加緊密,成長的養分也就此累積。
文章出自來源:媽媽寶寶